推进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同时,我们要依托产业和区位优势,以发展现代物流为重点,大力发展新型商贸业态,强化物流基地建设,不断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3、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品牌化。一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构筑农业产业化的核心。重点扶持福润、青城米业、五六集团、敦煌、千里香菌业、欣禾蔬菜、金色阳光等龙头企业做强做大,争取打造一个年产值上亿元的龙头企业。二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夯实农业产业化的基矗重点抓好已组建的日升猕猴桃合作社、川芎合作社、茶叶合作社会员扩展工作,大力培育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形成多样化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土地流转步伐,推进土地向业主集中。三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提高产品质量,打造精品品牌。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术培训,推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三)以机制创新为切入点,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改革开放的力度,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我们必须勇于创新而不因循守旧,敢闯难关而不固步自封,以改革的思想、精神和办法克服困难,促进发展;并以更大的气魄、更强的力度、更开放的姿态,推进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把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转变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加快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推行联合审批、并联审批,简化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以产业化运作方式把经营性事业单位推向市场化。加快推进国企改革,完成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破产改制扫尾工作,切实做好已进入破产司法程序企业的结案工作,妥善安置企业职工。
二是加快构建公共财政体系。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大国有资产管理力度,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新办法,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调整支出结构,严控一般性支出,在“保工资、保稳定”的基础上,集中财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用事业的发展。规范和扩大政府采购,加强财政监管,强化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针对撤乡并镇后乡镇财政工作的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化解镇村不良债务。加大税收征管力度,特别要进一步探索第三产业税收征收新办法,增加第三产业对全市财政的贡献率。
三是全方位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川苏xx科技产业园的示范效应,进一步加强与沿海省市特别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经济圈等地区的经济合作,完善项目库建设,推行多形式、商业化、常年性招商,把项目引进与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培育壮大支柱产业、特色工业园相结合,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深化资源招商,强化以企招商,拓展产业链招商。继续把成都市作为我市招商引资的“桥头堡”,加强与各大专院校、重点优势企业、投资中介机构和民间团体的联系与交流,捕捉各方投资合作信息,主动接受辐射和配套。全方位开放民间投资领域,增加民间投资项目,激活民间资金,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四)以执政为民为根本点,认真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我们工作的根本,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我们所谋求的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协调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发展。必须进一步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是着力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要以全面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核心,增加对社会事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