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双转型,关键是人的转型。东莞作为一个年轻的城市,青年群体占了城市人口的绝大多数,担负着东莞发展的重任。团市委按照“双转型”要求提出“坚持科学发展,推动青年转型”的工作思路,把大力推动青年转型作为东莞共青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核心命题。推进青年转型,就是东莞共青团在新时期通过创新理念思路、方式方法、机制环境,努力促进青年成长成才,使之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发展能力等各个方面适应和推动东莞经济社会双转型的历史使命和战略思想。我们要通过大力实施思想引领、人才培育、青年文明、青春建功、团建创新五大工程,扎实推进青年转型发展,为建设富强和谐新东莞、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奉献青春力量。
一、以核心价值为根本,推进思想引领工程。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是推进青年转型的前提基础。我们始终把加强对青年思想引导工作放在首位,广泛开展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我与祖国共奋进”、“民族精神代代传”等主题教育活动,摸索形成服务与引导并重、教育与实践相融、求新与求实结合的青年教育新路子。随着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加强青年思想引导,关键是引导青年突破复杂思潮所惑,坚定信念;突破骄傲自满的思想所累,居安思危;突破封闭狭隘的眼光所限,开放包容;突破贪图享乐的惰性所役,勇于竞争。我们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从大处着眼,坚定青少年的理想信念;从小处着手,引导青少年的道德实践。在理想信念上,进一步加强党的先进理论学习,引导青年形成正确价值取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发展方向上,加强形势教育,帮助青年更新观念,增强忧患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凝聚转型发展共识。在引导方式上,坚持教育引导和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有机结合,遵循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促进教育方式由单向灌输向多向互动转变,善用青少年喜欢的话语体系和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不断增强思想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以促进成才为目标,推进人才培育工程。
加强人才培育,打造适应东莞转型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是推进青年转型的重要支撑。我们针对青年在学习进步、职业发展等方面的瓶颈问题,组建95个见习基地、600多个实践基地帮助青年进行岗位锻炼,联合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提供小额贷款,开展青年创业沙龙,举办各类就业培训,多种渠道促进青年成长成才。随着东莞转型发展的深化,越来越需要广大青年进一步提高参与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展现新作为。我们必须在人才分类培养上下功夫,着力帮助青年专家、青年企业家和青年领军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战略开拓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活动;着力提升青年职工的劳动技能和职业素养,广泛开展职业培训、技能振兴等活动;着力提高青年工作者综合素质,大力加强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教育;着力培养青年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全面发展。在搭建人才服务平台上下功夫,发挥团属青年社团联系不同类型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推进见习基地建设,加强技能和科技培训,深化技能比武、青年专家论坛、青企大学堂、青年创业沙龙等活动,搭建青年学习、交流和施展才智的平台。在改善人才成长环境上下功夫,营造尊重人才氛围,健全完善举荐人才和青年人才选拔机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开辟“快车道”。
三、以志愿服务为载体,推进青年文明工程。
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