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提升文化产业就是提升城市知名度。当前我们正在围绕xx湖做文章,倾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水市湖城”。把“生态+文化”这一城市品牌打造好,不仅要有“硬景观”,还要有“软内涵”,不仅要有影响力,更要有亲和力和美誉度。这就需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通过增添文化要素,不断增加“水市湖城”的文化内涵。唯此,“水市湖城”的品牌才会更响、分量才会更重、名号才会更名、亮点才会更亮。
第四,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殊规律,对于xx超常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文化产业不同于一般的物质产业,具有不消耗资源、不污染环境的显著特点,是最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产业。随着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文化产品的消费市场也在不断扩大,文化产业发展必将呈几何倍数快速增长。而且事实将越来越证明,缺乏文化产业的经济,是不可持续的经济;缺乏文化品位的城市,是不健全的城市;没有文化内涵的企业,是走不远的企业。同时,发展文化产业还能够使文化要素融入其它产业发展之中,提升各大产业的发展潜力,强力吸纳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生产要素,加速区域产业集群的成长和产业链的延伸,使各种产业发展在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为推进xx超常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软硬双重支撑。
总之,xx发展文化产业,优势明显,机遇在即。只有抓住机遇,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才能把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档次;反之,就会在新一轮文化产业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同时,也影响其他经济产业的发展。我们一定要认清大势,坚定信心,鼓足实劲,硬措真举,以文化产业的加快发展,推动xx经济的以快补慢,为实现富民强市的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立足实际,注重实效,推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大提升
文化既是生产力,也是发展力,既反映软实力,也体现硬实力。当前,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力巨大,提升的空间很大,我们必须把“软实力”作为“硬资源”,把上层建筑当做经济基础,来大谋划、来真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突出抓好四项工作:
第一,挖掘文化底蕴,打造文化特色。从现在开始,要对文化资源进行科学梳理、合理规划,这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前提和基础。要重点在“三个注重”上下功夫:一是注重挖掘整理。我市的文化产业有历史没有提升,有“名气”没有规模,有影响没有效益,下一步必须在进一步挖掘上下功夫,在进一步整理上用气力。要组织得力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对xx历史上的名人、名家、典故、传说、故居、故地、遗作等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精心整理,追根探源、寻祖问宗,整理残存的记忆,粘接文明的碎片,还文化以灿烂的色彩,还历史以本来的面目。二是注重塑造品牌。品牌就是市场,品牌就是影响,品牌就是效益。在文化品牌的打造上,一方面,要立足xx自身优势,利用现有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大打“四牌”,即九州文化牌、湖(xx湖)河(滏阳河)文化牌、历史名人牌、特色产业牌。另一方面,要高点高位打造品牌。在品牌打造上,既要有“大家”气质,又要有大将风范,既要有世界眼光,又要有本地实际。要根据不同的文化品位和产业影响,冠以不同名号,使其各就高位,从而提升其文化价值,提高其价值品位,让xx的文化产业走出全国、享誉全球。三是注重宣传推广。xx文化有特色,历史有传承。酒香也怕巷子深,醋好还得会吆喝。要围绕文化产业的宣传推广,加强研究,搞好策划。在这方面,要舍得下功夫,舍得花本钱。要充分发挥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全方位、广角度、多层次、立体化地宣传推介xx文化,全面提高xx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