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纪律,坚决杜绝“人情棉”关系棉”压力棉”对有意刁难棉农的发现一个查处一个,决不姑息迁就。二是要严格自律,自我规范棉花经营行为。进入棉花收购市场的各类棉花经营企业,要认真开展行业自律,自主组织收购。新进入棉花市场的16家民营业主,要严格依照工商登记范围或地址,实行坐点收购,不得随意超范围争抢棉花资源,共同维护良好的棉花收购秩序。同时,要坚持国家规范,实行优棉优价,坚持“一试五定”操作规程,不准压抬等级,或哄抬棉价,切实取信于民。引导广大棉农自觉搞好棉花“四分”不卖混级棉或高水份棉花,自觉清除棉花中异性纤维和杂物。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严格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强棉花质量监督,严厉打击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的违法行为,把好棉花质量关。
5增强防范意识。
上市集中,今年新棉收购量大。棉花防火平安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各地、各棉花经营企业要切实加强棉花防火平安管理,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做到领导、制度、设施、管理措施“四落实”二十四小时严防死守。要加强平安宣传,教育棉农遵守有关平安规定,严禁将火种、火源和易燃物品入收购场所。公安消防部门要加强指导检查,消除火险隐患,杜绝各类事故发生。新棉上市前,要对棉花防火平安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防火安安措施不力的棉花经营企业不准开秤收购。各地要加强收购资金的平安管理,防止资金被抢、被盗事件发生。
三、加强领导。
新棉收购在即,当前。各地、各有关部门必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狠抓落实。一是要加强对棉花收购工作的领导。各地要成立工作专班,深入基层、深入棉花收购第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协调解决收购中存在问题。市场管理上要态度坚决,一管到底,切实维护好本地的棉花市场秩序。要支持以棉花总公司为主体的棉花经营企业边收购、边改革,保发展、保稳定。近期,市政府将组织有关部门组成工作专班,对各镇办棉花收购情况进行巡回检查。对出现市场秩序混乱和严重违反质量、平安法规的要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二是大力开展政策宣传。各地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张旗鼓的宣传全国棉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宣传棉花购销形势和定价原则,把政策讲透,道理讲明,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三是各司其职,协同作战。市计委、市财办要加强对棉花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做好宏观调控,实行总体负责;工商部门要管好棉花市场,打击囤积行为,防止市场炒作,切实维护正常的收购秩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加强质量监督,严厉打击各种扰乱棉花市场秩序和质量的违法行为;各地派出所要组织警力,加强对棉花收购现场的管理,严厉打击在收购现场强买强卖、敲诈勒索、寻衅滋事、无理取闹的不法分子,确保售棉和收购安全。公安消防部门要加强指导和检查,确保万无一失;农业发展银行及其它金融部门要搞好资金调度,保证收购资金供应;税务部门要加大税务稽查力度,严厉打击在棉花经营中偷税漏税行为;各类棉花经营企业要从服务棉农的高度,调整经营思路,创新经营机制,主动应变,努力做好今年的棉花收购工作。
压力大。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依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同志们今年的棉花收购工作难度大。精心组织,统筹布置,集中精力,扎扎实实地做好今年的棉花收购工作,为促进我市棉花增产、农民增收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