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加大争跑和引进力度,抓紧引进实施一批科技含量高、生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重大产业项目,带动产业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升。十二五”时期,全市谋划推进的1000个左右重点项目中,高科技含量项目要占到20%以上,项目总投资占重点项目总投资的比重达到20%以上。
二、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
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核心在于激发企业的内在动力。目前,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市在企业创新方面有两大突出问题:一是高新技术企业较少,全市仅有高新技术企业12家,占全省500家高新技术企业的2.4%二是企业创新平台建设滞后,全市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目前仍是空白”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仅占全省360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的1.1%必需切实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推进由“要我创新”要创新”转变,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政策层面上,要综合运用财税金融、资助奖励、政府推销等手段,促进企业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不时增强自主创新的驱动力和创造力。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对基地内企业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研开发、效果转化、重大项目产业化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加快科技基础平台建设,优先支持“4+3产业企业申报各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支持各类科技孵化器建设,促进高新科技产业集聚发展。服务层面上,科技、发改、工信等部门要深入研究国家科技进步和创新相关政策,围绕我市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切实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打造一批面向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平台和服务平台。要大力宣传推广张煤机等企业技术创新的胜利经验,等煤机新事业的所的科研实力相对单薄,企业创新能力也引导企业始终把创新作为生存和发展的头等大事,建立健全研发机构,空虚研发队伍,大力研发企业急需的先进技术和适用技术,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同时,对企业技术创新采取约束性措施,对不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在资源配置上进行限制,特别是要淘汰多年不进行技改创新,工艺、设备、技术明显落后的低端企业,坚决淘汰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的落后企业。企业层面上,企业要像抓发展那样来抓科技创新,像筹措项目建设资金那样筹集研发资金,用足鼓励自主创新的优惠政策,坚决不欠技术水平的帐。十二五”期间,全市国家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一定要实现零的突破,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展到8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5家,各类科技研发机构达到80家以上;全市专利申请量的35%以上来自企业,形成推进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构架。
三、突出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
强化科技核心支撑作用、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手段。目前我市科技效果转化率远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应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推进科技效果转化。坚持走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加快科技效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耐久动力。一方面,要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科技资源和科技条件,推进科技效果的转化应用。从解决好利益分配、产权归属、风险分担等核心问题入手,推进企业加强与大学、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合作,不时深化产学研合作。要加快实施重大科技效果转化工程,对列入转化工程的项目,给予用地、融资、财税等方面的集中支持。要发挥涿鹿科技效果孵化园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发展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加快建设各种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基地,打造科技效果转化应用的一流平台。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我市易于衔接首都转移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