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党的领导 整合社会资源 共建和谐社区
为贯彻落实王xx书记在全市推进城市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以社区党建为龙头,引领、带动和促进全区和谐社区建设工作,鹿城区结合实际,在蒲鞋市街道青园社区、南浦街道春秋社区开展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企业共同协商社区事务、共同利用社区资源、共同开展社区服务、共同创建和谐社区的“四位一体”工作试点并加以精心策划和合力推进。试点工作抓住了机遇,顺应了民意,规范了操作、健全了制度、引起了社会各方重视,收到了阶段性成效,对增强党对城市基层的领导力和控制力,丰富新时期党建工作手段,形成构建和谐社区的工作合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为在更广范围内推行这种工作模式营造了氛围、积累了经验。
一、试行“四位一体”工作模式的背景
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形态、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面临变革、重构和分化,城市党的建设和社会管理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大量集中在社区,有效加强社区建设已成为城市党的建设和社会管理的一个新领域和新课题。鹿城区作为温州的中心城区,这些问题显得尤为集中和突出,一是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和市民生活的主要空间,面对市民时刻产生的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大量需求,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管理部门或派出机构提供的城市社会管理职能和公共事务、公共产品,逐步转由社区来承载,在现有体制下,社区并无对应的管理机构,法律也没有规定明确的管理主体并赋予相应的管理权限,而当下我区的社区自治功能远未发育成熟,概言之,是社区管理主体缺位、管理职能缺失现象明显存在,基层政权对城市基层的管理和服务滞后于社区和市民的需求;二是随着社会事务和市民需求的增加,具备一定管理职能、服务手段的相关组织和团体应运而生,其中与社区建设关联度较高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和承担了社区建设部分职能和事务,部分地满足了市民对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需求,但同时也因为各类组织缺乏明确的职能定位、有效的沟通渠道、协商机制和联系平台,如九龙治水,职责不清、关系不顺、合力不强、各自为政。具体表现在:一方面,承担了部分行政或准行政职能的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在面对繁琐的社区事务时,由于人员、经费、办公活动场所等因素的制约,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难以最大限度地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另一方面,作为经营性企业的物业管理公司,除必须按合同规定提供小区的房屋及配套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安全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外,无须或无意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精神需求层面的服务,如政治宣传、群众性文体活动等,与党政部门及业主的协调配合程度不高,社区居民认同感较差,这也加大了其履行职责和管理方面的难度。再者,由于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企业在利益诉求、价值取向及其实现路径存在博弈关系,两者也难免会出现矛盾。而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本该在社区建设中发挥核心作用的社区党组织,囿于传统的城市党建理论和实践的限制,在组织设置、职能拓展、作用发挥方面突破不大,创新不多,因而难以在增强党在城市基层的领导力、控制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夯实执政基础方面有所作为。因此,推行“四位一体”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