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制"。将街道原有的20多个内设科室整合为"七部二室一厅",强化统筹联动的工作理念和运行机制,突出"服务大厅"的对外服务功能。
二、进一步理顺各方关系,构建综合、便民、完善的和谐社区服务体系
和谐社区建设既要落实好政府在基层的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责,又要大力培育社区自我发展功能,并且使两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
一方面,要构建以街道政务服务大厅为主体、社区工作站为补充的政务服务体系。进一步办好各街道的"一站式"服务大厅。通过社区工作站和信息化联网手段,推动政务服务延伸到社区。使群众身边的服务成为群众最方便、最满意的服务。
另一方面,要构建政府主导、社区协助的公共服务体系。一是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在各街道、社区成立公益性就业服务组织。二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每1.5万人左右设有一个社区卫生站点,建立"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的双向通道。三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社区教育、社区文体活动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增强社区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四是社区环境服务体系。重点是在尚未实行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切实加强环境卫生、绿化美化服务力量,逐步转化为群众自主管理下的准物业服务。五是社区安全服务体系。牢固树立安全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意识,整合各方力量构建涵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矛盾排查和纠纷调解、社区矫正、安全生产、食品卫生安全等内容的社区安全体系。六是社会综合救助体系。依托社区开展社会综合救助,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则退。建立低保与就业的联动机制,力争从源头解决困难群众问题。
同时,还要构建政府支持、社区服务中心负责运作的准市场化服务体系。在适度增加街道、社区养老设施的同时,大力推广月坛街道汽南社区"无围墙敬老院"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应对日益突出的老龄化问题。要构建以志愿者为主体、各类社会组织积极发挥作用的公益服务体系。提高志愿者服务的社会知名度和感召力。
三、推广"一心两会一站"的社区管理新模式,提高社区自治水平
在党的领导下,在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不断完善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运行机制,提高社区自治水平,是加强社会建设的根本性任务。近年来,我区59%的社区探索建立了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居委会为主体,以社区工作站为辅助,社区群众、民间组织和驻区单位共同参与的"一心两会一站"的社区管理模式。
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建设的领导核心,负责领导、组织和推动社区民主自治,领导、协调和培育进入社区的各类社会组织,支持社区自治组织协调驻区单位开展共建、共管、共享活动。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是社区民主自治的最高权力机构,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讨论决定社区建设的重大事项,依法选举并监督社区居委会的工作。社区居委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居委会成员全部来自本社区。社区居委会把街道及政府职能部门下派的各项行政协办事务交给社区工作站完成,把主要精力放在落实社区民主自治、依法协管和监督政府部门工作上。社区工作站在社区居委会领导下,在街道和政府专业部门的指导下,落实行政协办事务和社区自治机构决定的事项。
四、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整合利用社会资源的积极作用,培育社区和社会的自主发展能力
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把大量的与单位联系弱、自由度很高的"社会人",进一步转变为"社会化"的人,使他们在社会组织中发挥积极的活力,形成发展的合力。专题调研显示,西城区域内民间组织发展较快,中央和市属社团占总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