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形势 加强社区工会建设 适应新形势 加强社区工会建设
充分发挥社区工会的重要作用
我们***街道地处**市***城区,是2001年乡镇规模调整时由**镇改建而成的,辖15个社区,总面积15.1平方公里,共有常住居民19800户,8.3万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企业公转民、城市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现全街道共有生产经营性企业1100多家,其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占90%以上,而且,大量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座落在社区,规模较小,稳定性差,流动性强。这样,工人阶段队伍相对分散,流向不稳,管理难度大,其作用的发挥和权益的保障,都需要在社区建立工会组织。街道党委对此高度重视,将社区工会组建工作纳入了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领导,统一考核,健全组织,并充分发挥了社区工会的重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社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具体做法是:
一、依法组建,高起点规范化建设
随着城市社区第三产业迅速膨胀,经济布局不断调整,特别是大量新建企业的出现和落户社区,企业属地化倾向日益明显,职工纷纷流向新建企业,流向社区,形成了不同以往的新的职工群体。并且,街道社区中的新建企业呈现出类型多、规模差别大、职工流动频繁、劳资矛盾突出等特点。原有的工会组织体系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社区职工的管理、维权等问题一度成为街道党委案头的重要课题。2008年12月,街道党委按照党的十六大关于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精神,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把加强社区工会建设列入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工会工作,决定首先在福泉、八一、清泉、北门口社区进行社区工会组建工作试点。之后,相继在街道所辖15个社区全部建立了工会组织。为了加强社区工会组织的领导力量,街道党委明确,街道工委主席由党委分管书记兼任,各社区工会主席全部由居委会主任担任。
在社区工会组建工作中,我们从街道实际出发,依照《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以及相关规定,坚持依法建会,规范组建工会组织体系,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职责清晰的社区工会管理体系。
在社区工会成立之初,我们把深入调查摸底、掌握职工动态情况做为建立社区工会的基础。街道党委抽调150多名工作人员,深入企业逐户逐人摸底登记,并明确一名党委副书记靠上抓。起初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老板不配合,认为职工加入了工会组织,不利于他们的“人治”管理;另有一部分职工也不愿加入工会组织,他们片面地认为,加入工会就是为了收取会费,增加负担。我们依据《工会法》,通过耐心地说服教育,帮助以上两种人转变其片面认识,使他们统一了思想,认识了工会在企业发展中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使他们能够自觉地支持和拥护社区建立工会工作。如金悦利毛巾有限公司,是我们街道通过招商引资引来落户的一家私营企业。针对该企业女工较多的实际,我们靠上去做工作,在建立工会组织的基础上,于“三八”节期间成立了女职工委员会。女工委成立之后,积极围绕企业发展开展工作,号召女职工广泛开展劳动竞赛、技术比武、技术革新,小发明小创造等活动,使企业经济效益大大提高。老板信服了,看到了工会组织的作用和好处,于是主动支持工会开展工作,并立即解决了工会反映的关于女工劳动保护方面的问题,实现了“双赢”。通过这一事例,我们因势利导,集中利用两个多月的时间,顺利完成了辖区内所有职工的填表登记工作,共登记工会会员2987余人。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