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的参管权。
2、要提高社区党务干部的整体素质。做好在职党员的双重管理工作,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党建工作者队伍,提高社区党务工作者的工作水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党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的力量。要通过上选下派、面向社会招聘等方式,调整充实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优化社区党务干部队伍结构,配齐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使之能担当起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履行双重管理职能的重任。要运用针对性的轮训、专门培训等各种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训社区党务干部,不断提高社区党组织书记和社区党务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其不仅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而且具备基层群众工作的能力和社区建设管理的实际本领。要引入竞争机制,采取轮岗、聘任和竞争上岗等形式,扩大干部交流,加强社区领导班子建设,增强街道社区党务干部的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和争先创优意识,切实提高社区党务工作者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
3、要强化对在职党员的管理。社区党组织要经常对辖区内各类党组织和党员的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对在职党员实行动态管理,组织和要求居住在社区的在职党员参加社区活动,支持和参与社区三个文明建设,争做社区建设的先锋和模范。按照“管好自己的,管活驻区的,辐射外来的”原则,积极开展社区党组织活动,管理和利用好《协管党员联系卡》和《在职党员联系卡》,把在职党员在社区活动情况及表现记录在卡上;建立《在职党员社区工作情况反馈意见书》,将党员在社区的工作表现反馈到所在单位,增强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自觉性,发挥在职党员在社区的作用。
(三)在制度保障上需再完善
1、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在职党员社区报到登记制度。可由基层党组织牵头,组织单位党员如实填写《协管党员联系卡》,及时到社区党组织报到。社区党组织负责社区在职党员接收和登记工作,并在党员报到时及时填写《在职党员社区报到回执单》。社区党组织要根据在职党员报到情况和结构分布,分类建立社区在职党员名册,全面掌握在职党员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职业特点、个人特长以及个人自愿提供服务时间等基本情况,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社区在职党员基本情况台帐,健全社区在职党员联系网络。
2、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在职党员参加社区活动制度。社区党组织要根据社区的实际需要,结合在职党员的职业特点和个人特长,按照“适时、适量、适合”原则,及时组织在职党员利用节假日和工余时间参加社区组织的公益活动,开展
3、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在职党员社区表现情况反馈制度。对在职党员在社区的表现和参加活动情况,社区党组织要在《协管党员联系卡》、《在职党员联系卡》和《在职党员登记簿》上作好记载和记录,并结合支部掌握情况,及时填写《在职党员社区工作情况反馈意见书》,在每年“七一”和民主评议党员前向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进行集中反馈。对区委管理的党员干部的《在职党员社区工作情况反馈意见书》同时向区委组织部反馈。
4、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考察党员干部听取社区党组织意见制度。要注重听取和征求社区党组织对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在社区的表现,把在职党员参加社区建设活动、在社区工作和生活中的表现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基层单位推优荐模、区委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