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不断扩大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增强党组织在社区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具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党的中心工作搞好社区党建,服务和服从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是推进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和社区建设的重要组织保证,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社区党的基层组织直接面对城市基层群众,处于城市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第一线,担负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社区群众中去的重任。因此,社区党建工作要严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着眼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着眼于社区自身所承担的职能和任务的完成,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把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能够领导社区两个文明建设,维护社区社会稳定,促进社区发展的坚强政治核心。
第二、创建载体,整合资源,逐步建立街道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条块结合、共驻共建的工作机制
近年来,在我市社区党建工作中出现了不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与管理的先进典型。但总体来看,发展还不平衡。大多数社区党组织和辖区单位党组织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群策群力、共建社区的局面还没有很好形成。现场会上下发了《关于社区党组织与驻社区单位党组织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意见(试行)》,市委要求我们按照文件要求,广泛发动各方面的力量,对社区资源进行深入调查,摸清底数,创新载体,重新整合,发挥社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区域性党建合力。一是要通过组织载体整合社区资源。各街道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有社区单位党组织参加的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或联席会议,发挥街道党工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形成党在社区工作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确保党的各项任务顺利完成。二是通过活动载体整合社区资源。要以社区群众为主体,组织方方面面的力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扩大党的群众工作的影响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三是通过物质载体整合社区资源。通过党建协调委员会动员和组织辖区学校、医院、社区服务中心、图书馆等社区单位的硬件设施向社区群众开放,真正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四是要结合正在全市正在开展的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大力促进和协调动员辖区单位党组织积极帮助社区党组织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制度,帮助社区党组织开展工作。
第三、做好新经济组织、社会团体中党的工作,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发挥在职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模范作用
社区党建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加强新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工作。我们要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党的工作薄弱的问题,继续抓好在非公有制企业中选派党建指导员工作和组建党组织工作,做到凡是有党员的地方都要建立起党组织,凡是有组织的地方都要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对那些规模较小,一时难以单独组建党支部的非公有制企业,可以在街道、社区成立联合党支部,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对那些暂无党员的新经济、中介机构和社团等组织,要充分发挥党建指导员的作用,通过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帮助企业和社团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为成立党组织打好基础。
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还要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员管理工作的暂行办法》,加大对社区内离退休职工党员、下岗(失业)职工党员和流动党员的教育,把这些党员教育好、管理好。要通过直管、代管、协管等方法,建立流动党员支部、临时支部、党员联络站等形式,把流动党员有效管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