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紧扣县委、县政府工作中心,坚持在拓展服务的项目建设、健全有力的组织建设、完善自治的民主建设、优美怡人的环境建设等方面上下功夫,努力创建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社区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社区面貌明显改善,社区事业明显进步,工作成效明显增强。主要特点:
1、围绕发展,突出服务。自觉服务于全县工作大局,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提升思想境界、弘扬时代精神,培育道德情操、树立社会正气为工作内容,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社区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2、围绕群众,突出共享。牢牢把握“群众参与、群众受益、群众满意”的原则,把社区活动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结合,特别是围绕文明县城创建等工作重点,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充分调动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群众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
3、围绕实际,突出创新。坚持从实际出发,敏锐把握社会环境的新变化、工作对象的新特点、人民群众的新需求,积极探索和谐社区创建工作的新途径、新举措、新办法,有效运用人民群众欢迎的新手段和喜闻乐见的新载体,广泛深入开展各类活动,社区工作的凝聚力和感染力不断增强。
4、围绕共建,突出机制。注意整合各方面力量,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抓平台、建阵地,抓创新、求突破,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工作机制,保证了社区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持续推进。特别是启动社区爱心超市,这件事抓得准、抓得好,要一抓到底、务求实效,让所有困难群体感受到集体的关怀与温暖。
三、和谐社区建设越来越迫切
省里就和谐社区建设提出了“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六句话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我们重点要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1、强化队伍建设。广大社区干部是和谐社区建设的中坚力量。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县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已有良好的基础,社区干部的整体素质、工作能力和精神状态逐年提高。但也要看到随着和谐社区建设的深入发展,社区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对社区干部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已成为当前社区建设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民政等有关部门、乡镇要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考核和评议,加强干事创业意识培养,形成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要组织社区工作者进行岗位培训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知识化水平。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考核、奖惩办法,建立激励机制,激励他们为构建和谐做出贡献。
2、强化平安建设。要大力加强法律法规和治安防范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居民的防范意识。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建设,完善治保、调解、普法、帮教、巡逻、消防等的群防群治组织,形成平安创建的整体合力。要建立和完善利益冲突协调机制、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增强社区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实施综合治理的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社会安全感,营造安定有序、安居乐业、安全稳定的社区环境。
3、强化社区繁荣。一是社区经济的繁荣。经济工作是社区发展的重要基础。社区经济既可以服务社区,又可以方便居民,具有经济规模小、门类全、机制活的特点。因此,要鼓励社区居民踊跃投身到创业大潮中,积极发展社区经济,以此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要结合社区实际,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竭尽全力扶持、引导、支持社区吸引业主投资兴办经济实体,壮大社区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