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党的*报告讲,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各行各业发展的需要。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审计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审计这片沃土上,孕育了*审计人独具特色的精神之树,引领着*审计人不断开拓、不断创新,推动着*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
本次“思研会”,围绕*审计精神这个主题,开展的研讨活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从去年初开始,研讨活动就在全市审计机关广泛展开,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年来,研讨活动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研讨活动。全市审计机关全员参与、深入调研,形成了34篇研讨文章。第二个阶段,组织了集中交流和点评。第三阶段,总结、归纳、提炼*审计精神。我们在市局机关、部分区县局抽调人员,与*市社会科学院专家组成课题组,历经了四个月的精心提炼、反复论证,归纳出“上善至诚、海涵睿智、审慎公正、计是求真”的十六字*审计精神。经过局党组、“思研会”常务理事会审议,认为这个表述是贴切的、富有特色的。为了大力弘扬*审计精神,更深入地理解把握“上善至诚、海涵睿智、审慎公正、计是求真”十六字深刻内涵,受“思研会”常务理事会委托,我作一个主题报告,着重谈三个问题。
一、培育*审计精神,保障审计事业科学发展
*审计精神的培育,离不开丰富的审计实践活动,离不开全市审计机关干部的共同努力。十六字*审计精神,也必将对审计事业科学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一)培育*审计精神是促进*审计队伍建设发展的需要
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成为一个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相对于队伍建设而言,业务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同样不可或缺,特别是当前要实现审计的转型和水平的提升,唯有精神的培育,才能赋予队伍建设灵魂和活力支持,肩负起日益繁重的审计工作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讲,培育审计精神,是审计干部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审计干部获取精神食粮、丰富文化生活、体现自身价值、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培育*审计精神是促进*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需要
审计事业发展的过程,是审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整体演绎的过程,其中精神文化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审计精神是审计文化的灵魂,代表着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的核心价值观。“发展要突破,精神首先要突破;造就新的事业,必须有新的精神境界”。*审计事业要在新的形势下寻求新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审计精神的引领作用,为审计工作发展提供坚强的保证。十六字*审计精神是*审计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审计工作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任务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
(三)培育*审计精神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
当前,*正面临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市场化、国际化、法制化日益清晰,对规范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断加强;另一方面,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龙头城市,在实现“四个率先”,推进“四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