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自1998年以来几次开展了对养老保险金的审计调查。为市政府采取"扩面征缴"措施提供了决策依据。2000年我们在环保排污费征收管理使用情况审计中,揭示了排污费征收标准不合理、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经市领导批示后,有关问题反映到国务院主管部门。现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已经出台办法,提高了排污费征收标准,并对有关费用的使用作了具体规范。对区县政府采购情况的调查,针对采购预算编制不规范、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配套工作不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等方面提出了审计建议,进一步规范了政府采购工作。对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使用问题的调查,揭示了垃圾处理费征收率低、部分费用未使用等问题,提出了完善收费政策等建议,得到了市领导的肯定。
3.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推动审计工作深入发展
几年来,全市审计机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紧紧围绕全市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要求,力争每年在审计内容、审计方法等方面有所创新。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预算执行审计由查清家底到促进预算执行的规范化,由强调审计覆盖面到重点审计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由预算执行结果审计逐步向对部门预算审计和决算审签扩展,审计内容越来越深入,与财政体制改革结合越来越紧密。二是国有企业审计由一般性财务收支到资产、负债、损益审计,去年又进行了资产核销认定审计的尝试,促进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审计监督职能的到位。三是积极贯彻落实中央"两办"精神,努力探索经济责任审计的路子,在实践中摸索出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日常审计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相结合,国家审计和审计机关指导下内部审计相结合等具体方法,不断完善审计规范,创新审计组织方法。四是在投资审计、环境审计、外资审计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新的方式、方法。这些探索和实践,丰富了审计的内容和方法,规范了审计行为,提升了审计质量,推动了全市审计工作的深入发展。
4.坚持"人法技"建设,为审计工作发展奠定基础
经过市区两级机构改革,改善了审计干部结构,审计队伍更加知识化、年轻化。通过推行双向选择、轮岗交流、竞争上岗等人事制度改革措施,初步形成了竞争激励机制。坚持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干部培训,不断提高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以贯彻国家审计准则为中心,全面开展依法审计教育和审计规范化建设。这些工作对于规避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促进审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起到重要作用。适应全社会技术进步的客观形势,以审计信息化为中心,大力推进审计手段现代化建设。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硬件条件和软件开发有了一定进步,内控制度测试、统计抽样、系统基础审计、远程审计等现代审计方法在审计实践中推广运用取得初步效果。
(三)存在的不足
通过几年的审计实践,全市的审计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特别是按照十六大的总体工作部署和市委、市政府以及审计署的工作要求,我们的工作仍存在不少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在思想观念上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旧的观念在一些干部的头脑中仍然存在,阻碍了工作上的创新;二是审计成果质量有待提高,对审计成果的综合分析、开发利用需要加强;三是审计业务基础管理和机关内部管理还比较薄弱;四是审计人员的知识更新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迫在眉睫;五是审计信息化建设仍需加快,特别是辅助审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