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这次全市审计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精神,贯彻市委九届二次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2年审计工作情况和审计工作的主要成果,研究审计工作的发展目标和措施,部署2003年审计工作任务,推动审计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经验,探索审计工作新途径
(一)2002年审计工作主要情况
2002年,全市审计机关在市委、市政府和审计署领导下,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紧紧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力度,在治理和整顿经济秩序,促进政府部门加强管理,完善宏观管理措施,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市共审计888个单位,查出违规金额46.11亿元,其中:应上缴财政6.51亿元,已上缴财政5.02亿元,减少财政拨款或补贴771万元,归还原渠道资金1.03亿元,应做调账处理11.45亿元;指明应纠正金额245.74亿元,为国家增收节支7.62亿元。
1.预算执行审计进一步深化。2002年全市各级审计机关从促进依法行政和推动财政体制改革的高度,深化预算执行审计。一是拓宽了审计范围。围绕财政改革重点内容,使审计工作与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同步,把预防和纠正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作为审计的重要内容,把预算管理不规范、政策执行不到位等制度上的漏洞作为审计发现问题予以重点揭示,有力地发挥了审计在促进完善机制、堵塞漏洞、规范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在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基础上,对5个市级部门开展了部门决算草案审签试点工作,并对5个部门的57个二、三级预算单位进行了延伸审计,对部门决算草案编制情况发表了审计意见。在审签工作的组织方式、审签内容的确定等方面取得初步经验。二是扩大了审计覆盖面。此次预算执行审计,共审计和调查了2080多个单位,比上年增加了160个单位,同比增长8%;审查专项资金11项,是历年最多的一次,加大了对财政资金的监督力度。三是加强了对体制上、机制上和管理上存在问题的研究、分析。市级预算执行审计在查处问题的同时,重点揭示在预算管理、政府采购、专项资金分配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引起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促进有关政策和制度的完善。各区县审计局针对本级预算执行中存在的管理问题也都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予以重点揭示,服务了宏观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