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财政支出就能拨动20元的银行贷款流向三农。
(六)逐年付租,降低投资三农的初始资本以降低风险、提高收益率
三农就是三农。无论三农的农业生产项目、或是县乡工业项目、还是乡镇商业项目,其收益现金流量,与城市的各类工商项目相比,都会相当地低。那么,给定相对低的收益现金流量,是否有办法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率呢?
我们从经典的或基本的计算投资回报率的公式出发来讨论。这个公式的最简形式是:投资回报率=净现金收入流量/资本投资量。请注意,在这个公式中,作为分母的,不是每一经营时期的资金占用量或资金成本,而是资金投资量,或曰垫支资本的数量。
上述公式告诉我们一个基本的投资常识:在每期现金净收入流量给定的条件下,初期的投资量越少,资本的投资回报率越高、投资回收期限也就越短;反之,初期的投资量越多,资本的投资汇报率越低、投资回收期限也就越长。
就是说,如果有办法在不减少未来收入流量的前提下减少初期的原始资本投资,就能在收入流量不变的条件下提高三农投资的收益率。
这个办法就是所谓的“逐年付租”。具体地讲,在进行农业企业改制时,在涉及需要大量土地从事经营的农工商项目时,与土地相关和其它资产的价款,不必要求一次付清,初期只要支付20%左右既可,其余的价款可以列为租金逐年偿付。这就象贷款买房子一样,因为有房子作为抵押,头期付款或投资只要能抵消变卖损失即可 。
不难看出,根据所谓“逐年付租”的办法,由于三农项目的投资者,在购买相关资产和土地使用权时,不必在初期缴付太多的价款,从而不必投资太多的原始资本,这样,在不影响项目未来的收入流量的同时,既能降低三农项目的风险投资,又使其收益率相应提高。
总之,要破解三农融资难题,除了从三农银行金融体系上着手,除了从财政拨款、财政信贷、减免农业税费等直接财政支持上着手,除了从农产品价格的提升或补贴上着手,更重要的,必须从降低三农投资和贷款风险、提高三农投资和贷款收益率着手。只有三农投资和贷款能够至少获得平均收益率,才能解决三农的融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