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子,以技术服务为主,为农民服务中实现自己的创收。要创新服务对象参与考核的方法,对不务正业、只拿工资不干事的人员要坚决辞退。要加强在岗人员业务技能培训,不时提高农技服务水平。
2.大力普及实用技术。种植业要大力引进和试验、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的高效种植模式。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要达到100万亩,稻鸭共育、油菜“一菜两用”等推广面积要达到30万亩以上。畜禽养殖业要全面推广优质三元猪杂交,制定和推广畜牧养殖技术操作规程,推行规范化养殖,加强家畜品改点建设,猪的人工授精率达到80%以上,家禽品种优良率达到95%以上。大力发展“猪-沼-稻”猪-沼-渔”等生态种养模式。水产业要大力推广小龙虾、河蟹、黄颡鱼、鳜鱼等优质水产品品种,水产品优质率达到90%以上。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大力推广机耕、机整、机播、机插、机割、机收。今年全国油菜全程机械化现场会将在市召开,各地要抓住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努力提高机械化水平。相关部门要认真组织、准备好现场,加强督导协调,确保会议效果。
3.大力推行规范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平安管理日益成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一件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武汉市去年对进入武汉市场的所有生猪、畜禽、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实行市场准入制度。推行规范化、无公害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水平,保证农产品消费平安。农业、畜牧、水产等部门要制订相关的规范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各乡镇要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因地制宜发展有机食品。要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扩大优势农产品生产规范化基地建设。
4.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大力实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温暖工程”等。努力提高农民务农技能和科技素质,努力把农民培育成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农业、畜牧、林业、科技等部门要组织好送科技下乡活动,全年培训农民要达到20万人次以上。
(六)加快农村劳务经济开发
全市160万亩耕地,市农村劳动力53万人。需要的劳动力在11万人,也就是说,市农村剩余劳动力42万人左右。目前,市已胜利转移农村劳动力37万人,还剩5万余人未转移。转移进来的37万农村劳动力中,许多都未经培训,劳动技能水平较低,劳务市场上竞争力不是很强。各地必需转变观念、研究措施,把劳务经济开发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措施,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产业,切实抓出成效。今年全市劳务经济发展的重点要放在五个转变”上:一是劳务输出要由体能型向智能型转变。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道德观念、法律法规的培训力度,提升外出务工者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在劳务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和就业能力;二是由农民“散兵游勇”式转移向有组织的输出转变。要充分发挥各级劳动中介组织、驻外省(市)招商办事处的作用,建立稳固的劳动力输出渠道,建立劳务基地,实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输出;三是由单纯的对外输出向扩大输出与回归守业偏重转变。要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鼓励、吸引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乡兴办领办实业,就地吸纳农村劳动力,实现农村转移劳动力“家门口”守业和就业;四是由激进劳务向品牌劳务输出转变。加强宣传营销力度,打造“天门缝纫、天门机电数控及电子技术应用、天门建筑、天门装潢”等劳务品牌,提高劳务市场竞争力;五是由保证缺位向维权服务转变。要设立维权服务热线电话,为外出人员提供维护工资、保证等方面权益的优质服务;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留守老人、留守子女等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