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农业增长方式,着力解决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着力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着力培育新型农民,在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进程中,全面促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着力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精神,继续做好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这篇大文章,用抓支柱产业的劲头抓现代农业建设,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一)切实增强现代农业投入保障机制。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保证。要全面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切实做到当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继续高于上年,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继续高于上年,建设用地税费提高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三农",重点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进步、农业机械和技术装备、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等。发挥政府资金的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农民和社会力量投资现代农业,走出一条政府引导与市场手段相结合、激励社会力量投资现代农业的好路子。进一步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和担保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放,切实解决"三农"贷款难问题。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完善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摊机制。
(二)高标准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前提和基础。要加快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体系,狠抓续建配套、改造升级和除险加固工程,进一步提升农田水利化水平。坚持最严格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加快农田和鱼塘的标准化改造,确保到2010年完成146万亩农田和15万亩鱼塘的标准化改造任务。推进"沃土工程"建设,重点防控土壤重金属污染,提高土壤有机质。加强水源涵养林、生物防火林、沿海防护林及农田防风林带建设,加大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力度,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完善农业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加快实现全面达标。
(三)大力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结构调整是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的主线。要进一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坚持跟市场走、跟城市消费需求走,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主导产业,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不断提高农产品单位面积产出附加值,推进农业功能深度开发,凸显都市型特色。进一步调整土地经营结构,解决好土地经营权流转问题,以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带动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和基地建设,支持发展以特色主导产品为依托的专业村、专业镇,不断提高现代农业集约化程度。进一步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注重落实贴息补助和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扶持发展农产品深度加工和精细加工,打造名优农业加工产品品牌。
(四)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生产组织化程度低是目前制约我市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要一手抓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一手抓发展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加快调整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结构。着力扶持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业龙头企业,推进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辐射带动作用。认真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普及办社知识,落实优惠政策,依法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合法权益,推动其进一步扩充数量、壮大规模、完善机制、增强功能,成为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经营主体。
(五)着力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科技进步是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