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效益。各地在大力推进沼气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就建沼气池而建沼气池,
一要切实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沼气建设与环境整治结合起来,与村镇规划结合起来,与污水治理结合起来,与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结合起来,与生态村、文明村建设结合起来,搞好改厨、改厕、改圈、改路、改水、改院等配套建设。
二要拉长链条,积极推广沼气发电、贮粮、水果保鲜,沼液浸种、喂猪,沼渣喂鱼、种植食用菌等技术;积极推广“四位一体”、“畜-沼-果(菜、粮)”和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治理沼气工程等生态模式,进一步扩大综合利用范围,充分发挥沼气工程的综合效益。
三要把沼气当作一个产业来抓。目前,全国各地大都处在起步阶段,中央又给予这么大力度的支持,一旦形成气候,就是一项很大的新型产业。各地要积极培植沼气行业龙头企业,建立沼气施工队伍和技术服务队伍,积极探索专业化施工、市场化运作、物业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的新机制,建立沼气建设所需的灶具、模具等相关产品的生产企业,不仅瞄准我市,更要辐射全省,打造沼气的品牌,增强沼气产业发展的活力。
7、加强管理,搞好服务。搞好服务管理是保证沼气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各级要建立健全沼气建设管理机构,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逐步建立以县级服务站为龙头,乡镇服务组织为支点,村级服务网点为单元,农民沼气服务人员为基础的沼气技术服务体系,满足群众对沼气日常管理、沼气配件和技术维修服务的需求。要统一组织技术培训、统一组织规划设计、统一组织物料采购、统一组织施工安装、统一组织质量监管,把各项服务做好、做实,真正做到农户想建有人指导,想学有人培训,使用不正常有人维修,确保农村沼气建设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8、健全机制,落实责任。各地要把农村沼气建设纳入政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制定沼气工作的考核办法和制度,建立健全促进沼气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要根据市里分配的任务要求,层层分解任务,逐级落实责任,把任务分解到村,分解到户,把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在哪一级哪个环节出问题,就在哪一级哪个环节追究责任。同时,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不搞一刀切,不强迫命令,更不能搞形式主义,一经发现,从重追究责任。
9、精心组织,协调联动。沼气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哪一个部门能单独完成的,需要方方面面的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各级政府要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努力形成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沼气建设工作机制。各级农业部门是沼气建设的主管部门,要做好建设管理、技术推广和服务工作,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建设质量,并认真落实各项措施的协调和衔接工作;发展和改革部门要把沼气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积极做好利用国债资金发展农村沼气的项目准备工作;财政部门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确保配套资金到位,加大对沼气建设的支持力度;建设、规划等部门要从规划上把沼气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积极会同农业部门做好沼气工程设计、施工单位资质审核工作,加强对沼气工程设计、施工活动的监督管理;水利、卫生等部门要加强对农村改水、改厕工作的指导,与农村沼气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林业部门要把支持发展沼气作为搞好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的重要措施来抓,林业生态重点工程要优先安排沼气建设好的地方;环保、畜牧部门要做好养殖小区和规模化养殖场发展大中型沼气工程的宣传引导工作,华英集团、三高集团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积极参与沼气建设;扶贫部门要把沼气建设作为促进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帮助贫困农户建设沼气池,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