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奋力开拓
。目前,各乡镇、各部门正在研究落实三年脱贫解困要害之年的工作思路和打法,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把农村贫困妇女解困工作考虑进去,作为重点加以研究。之所以说要作为重点,这既不是故弄玄虚,也不是强人所难,就在于妇女作为“半边天”,她们的脱贫解困工作是块硬骨头,工作做好了,对脱贫解困工作全局来讲,是个大的牵动。要作为重点,就必须在精力和力量的投放上给予大力度倾斜,真正使农村贫困妇女解困工作在乡镇和部门全局工作中有位置、有声音。
最后,要把农村贫困妇女解困工作作为事关全县稳定大局的要害环节来强化。稳定是脱贫解困、加快发展的前提,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三年脱贫解困、加快发展就无从谈起。而贫困往往是社会不稳定的诱因之一。俗话说,“打穷仗”。虽然有失偏颇,但也不无道理。我们常讲,妇女工作的一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推动妇女解放。推动妇女解放首要的是要推动妇女在经济上的自立自强。穷得叮当响,怎么去研究政治、文化和社会上的自立自强。必须把贫困问题解决好,这是推动妇女解放的基础和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讲,做好农村贫困妇女解困工作,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层面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性很强的社会层面问题。目前,全县69个省级贫困村还有15410名贫困妇女,她们的脱贫解困不仅仅是她们自身的问题,而且要牵扯到农村1.5万个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了,社会才能稳定。抓住农村贫困妇女解困工作,就抓住了维护全县农村社会稳定大局的“牛鼻子”。对各乡镇、各部门而言,解决好农村贫困妇女贫困问题,就是为维护全县稳定大局做贡献。
二、突出主攻方向,全面完成农村贫困妇女解困工作任务
《第二轮农村贫困妇女解困行动实施方案》,对未来三年农村贫困妇女解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任务、措施已经作出了具体安排,这里我就不再重复,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抓好落实。我再从宏观上强调三点:
一是要强化教育,大力提高贫困妇女素质。扶贫先扶志。提高贫困妇女素质是搞好农村贫困妇女解困工作的治本之策。要加强对贫困妇女进行“四有”、“四自”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市场经济知识教育,帮助她们克服自卑自弱心理和“等、靠”思想,引导她们牢固树立自力更生脱贫、借助外力解困的信心和斗志。要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县委、县政府关于农村贫困妇女脱贫解困工作的重大部署和社会各界支持、帮助农村贫困妇女脱贫解困的爱心和诚意,引导广大农村贫困妇女认清实现自身脱贫解困的良好机遇,切实增强脱贫解困的紧迫意识。要培养、树立一批农村贫困妇女脱贫解困的先进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她们自强不息、脱贫致富的先进事迹,带动更多的农村贫困妇女自立自强,靠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的支持勤劳致富。要充分发挥科技、农业、畜牧、文化等部门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种植、养殖、绿色食品开发和农副产品加工等实用技术培训,帮助她们普遍把握1-2项实用生产技术,不断提高贫困妇女科技致富的本领。
二是要强化方式,拓宽农村贫困妇女解困渠道。要围绕项目开发建设,搞好项目扶贫。各乡镇要根据当地资源优势、投资能力和市场前景等情况,兴建一批扶贫项目,非凡是要组织贫困妇女重点发展鹅经济、牛经济、猪经济等妇女特色经济项目,力争使一个项目在一、二年内就能带动一批贫困妇女脱贫。要加大产业基地建设力度,搞好基地扶贫。突出畜牧业和特色种植业这两个重点,专项扶持一批科技示范基地。妇联要抓好“妇”字号龙头企业和“三八”科技示范基地、妇女特色精品园基地、“三八绿色工程”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其辐射和示范带动作用。要扩大生产规模,拉长产业链条,最大限度地吸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