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要科学把握实施改革的时机、推进改革的力度、运作改革的节奏,坚持群众认可、群众受益、群众监督,努力通过改革实现群众利益的最大化。农民是最大的群体,致富农民是最大的任务。我们要持之以恒地抓好农民增收,坚持用经营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用管理城市的理念改造农村,用造就市民的理念提升农民,做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反哺农业、回报农民。
坚持工业强市,实现民营富民,必须创造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强调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要之义。“和”能生财,“和”能致祥,“和”能聚力。市委四届五次全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作出了建设和谐常德的战略部署。各级人大和政协组织,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认真履行应尽职责,为建设和谐常德、实现长治久安做出不懈的努力,让和谐的理念、和谐的规范、和谐的氛围,成为促进和保障改革发展的智慧之光、凝聚之力、平安之源。
第一,要以统一意志促进和谐。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是千百万人的习惯势力,人类社会中最可怕的是千百万人的无序行为。建设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围绕形成统一意志,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紧跟市委工作部署搞审议,紧扣全市工作大局议大事,紧贴经济工作中心作决定,及时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为。各级政协组织要围绕形成统一意志,创新协商的方式,拓宽协商的渠道,把握协商的重点,真正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人民群众最关切、社会矛盾最集中的部位和环节,使政治协商更加经常有序、更加生动活泼、更加富有成效。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要围绕形成统一意志,积极做好鼓舞人心、增强合力的工作,协助党委把全市人民的力量凝聚到建设工业常德的宏伟事业中来。
第二,要以有效监督促进和谐。早在上个世纪年代,我们党总结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就明确把人民民主作为跳出历史兴亡周期率的根本途径。加强监督是促进民主的关键,促进民主是实现和谐的保证。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和发挥监督的作用。人大监督是一切监督中最高层次、最权威性的监督。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充分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职权,依法运用审议、检查、视察、评议等方式和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手段,加强对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监督,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服务。政协的民主监督,是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协组织要不断探索增强监督实效的新形式,积极拓展履行监督职能的新领域,广泛采取政协提案、委员视察、民主评议、反映社情民意等渠道,对一些群众反映强烈、党和政府关注的问题开展有效监督,为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做出应有的贡献。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第三,要以团结协调促进和谐。团结造就万众一心,和谐源于精诚团结。早在革命战争的峥嵘岁月里,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团结是绝对必要的。当前,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改革发展,必须倍加珍视团结,以团结谋求和谐,以团结整合力量。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根据自身职能特点,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促进民主建设,推动依法治市,巩固和发展全市民主团结、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各级政协组织要充分发挥具有广泛代表性、包容性的优势,多做一些疏导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多搞一些加强沟通、增进共识的活动,努力营造一种团结干事、共同奋斗的祥和氛围。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是人民群众中的优秀分子,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一定要切实增强团结的意识,善于表达团结的愿望,积极做好团结的工作。要大力弘扬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