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执政的现实需要。各级政府要在坚持以往联系和支持政协工作的好做法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完善配套制度,畅通联系渠道,在支持政协更好地履行职能的同时,努力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第一,广集群智,规范程序,积极推进政治协商。人民政协人才荟萃,又与社会各界联系广泛,既是我们的“智囊团”、“人才库”,也是我们的“信息薄”、“意见箱”。“汇众谋可得良策”,各级政府要充分借助人民政协智力密集、视野开阔和政治位置超脱的优势,把政治协商纳入政府决策程序,并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来保证政治协商的经常性和实效性。要自觉增强协商意识,遇事多商量,特别是同各界人士多商量,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不断拓展协商内容,扩大协商范围,提高协商层次。县政协也要继续围绕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难点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提出有见地、有份量的意见、建议,进一步促进县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第二,广辟渠道,丰富形式,自觉接受民主监督。各级政府及政府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民主意识,牢固树立“监督既是制约更是支持”的思想观念,把民主监督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改进政府工作、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动力,对政协的民主监督做到热情欢迎、积极支持、虚心接受。要支持政协运用建议案、提案、专题调研、视察考察,反映社情民意等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民主监督。要高度重视政协意见、建议的研究办理,及时反馈意见、建议采纳情况。要健全政协提案办理制度,着力抓好落实,解决实际问题,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因客观原因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实事求是地说明情况。要进一步拓宽民主监督渠道,继续聘请政协委员担任有关部门和行业的特约监督员,主动邀请政协委员参加重大事项调查、检查和联合执法等活动,充分发挥他们在行风评议、行政执法监督、廉政建设和专项检查中的监督作用。要积极支持政协探索新的监督方式,促进民主监督与法律监督、行政监督、纪律监督相结合,逐步形成民主监督的长效机制。各级政府及政府各部门的领导,要正确对待政协委员提出的批评、意见,做到闻过则喜、从善如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第三,广开言路,营造氛围,支持政协参政议政。“管理之道,在于借力。”人民政协汇聚了各方面的专家学者,代表性强、信息量大,参政议政是政协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拓展和延伸,是推动政府工作的一股力量,也是政府倾听民声、了解民意、集聚民智的重要渠道。要切实重视和积极协助政协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参政议政活动。一些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重大事项的论证、社会热点问题的协调解决等尽量邀请政协委员参加,并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政协确定重点调研、专项视察课题后,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通报有关情况,提供资料,使委员更广泛地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各级政府及政府各部门要认真研究、采纳政协重大调研提出的对策建议,促进政协调研成果的落实转化。要营造宽松和谐、生动活泼的参政议政氛围,政府联系政协工作的领导要与政协保持密切联系,政府职能部门与政协专门委员会要健全和落实对口联系制度。要进一步健全政情通报制度,定期向政协通报政府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情况,使我县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更加民主,更加充满活力。要充分调动县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在招商引资、城市建设与管理、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性,支持他们在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作出新的贡献。
三、加大“三个力度”,积极支持政协“三化建设”
推进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为政协工作创造良好条件,是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用的需要,也是政府应尽的职责。近几年,县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