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三个观念,创新工作思维,提高责任意识
一是要强化人大工作是一线工作的观念。人大是一线不是二线。社会上有些同志把进人大工作的干部说成是退居二线,这是完全错误的。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的领导都工作在第一线,在这个问题上,县委的态度是明确和一贯的,董书记在讲话中也作了特别强调。县委每年实行县领导扶贫包乡镇、招商包项目、驻点包企业,都是一样分工、一样要求、一视同仁,同等对待,在重大问题上都是实行集体决策,只不过日常工作分工负责而已,县领导人人都在满负荷工作,不存在有什么一线二线之分。当然,有的同志可能因为自己年龄稍大一些,进了人大,就自我减压,以求超脱,这种想法可以理解、可以包容,但不能效仿,也不允许效仿,而且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摒弃这种颓废思想,做到增压不减压,加劲不松劲,振奋精神,努力工作,决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和组织的重托,给基层代表作个表率,给年轻干部带个好头。人大工作不仅要有特色、有权威、有规范,而且还要出效益、出经验、出干部。因此,大家千万不能有退居二线的想法,要在工作中从严要求,自加压力,多出点子,多出成果。
二是要强化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国家权力机关的观念。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大常委会是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一府两院”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我国实行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是我们党经过长期不懈地探索和实践的结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意愿。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对“一府两院”实施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进行人事任免、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重大事项的权力机关。新进人大常委会的同志必须站在这样的高度认识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尽职尽责做好人大工作。
三是要强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观念。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人大工作要讲程序、讲规范。但讲程序、讲规范并不等于照本宣科,当传声筒,无所作为,被动应付。而是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坚持从实际出发,努力适应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规律,克服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人大工作在继承的基础上改革,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只有这样,人大工作才会有活力,才能与时俱进、不辱使命。
二、行使三项职权,明确工作目标,提高工作绩效
一是要依法行使重大事项的决定权。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决定权,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和提高工作效率的根本要求。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来自方方面面,有较强的知识优势、经验优势和信息优势,有利于搞好决策工作。常委会要努力适应快速发展的新形势,紧紧围绕县委的工作大局和重大工作部署,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和县委的发展思路,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具体地讲,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是要紧紧围绕我县生态资源保护、水能资源开发、移民规划的制定及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农民增收减负、经济发展环境整治等重点问题和县委提出的服务大业主、开发大水电、实现大发展的工作要求,开展调查研究,作出决议、决定,及时地正确地把县委的主张和意图变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意志,交给政府,交给社会,落实到全县人民群众艰苦创业、共谋发展的生动社会实践中去。
二是要依法行使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权。搞好监督工作,对人大及其常委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