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以人为本,明确“两个突出”,狠抓安全工作。一是突出抓好食品质量安全。在2003年食品企业普查摸底的基础上,20*年初提出了开展以10种产品为重点的“民心工程”,其中有小麦粉、酱油、肉制品、桶装饮用水等多种产品为大众食品,突出了食品质量安全在各项业务工作中的位置。为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到位,我们成立了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落实了责任。开展了治源头保平安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先后对饮用水、果冻、食品包装等行业开展了专项整治,基本摸清了我区食品行业的底数和质量安全现状。我们还紧紧围绕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粮、肉、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学生食品等组织了一系列的专项检查和打假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共查获不合格食品近20吨,涉案货值30多万元,其中公开销毁了10余吨。为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理机制,我们制定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同时,正在加快建立企业曝光台、黑名单等质量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加强企业质量信誉建设。二是突出抓好特种设备安全。认真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责任制,逐步建立健全安全监察网络。将安全监察协管员由各乡镇企业服务中心逐步延伸到各村和重点企业,并对专(兼)职安全监察协管员加强培训和考核,共举办培训班2期162人,做到100%持证上岗;还建立安全监察协管员安全监察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和安全监察协管员安全监察报告制度,有力提高了安全监察工作的有效性和工作人员的自律性。全年共查处隐患设备35台(套),下发安全监察指令书63份,现场指导整改63处,停用设备12台(套),现场捣毁“土锅炉”9台。圆满完成了气瓶和压力管道普查,两项普查均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二)实施名牌战略,抓好“两个带动”,狠抓质量振兴工作。我局积极实施名牌战略,通过工业产品和农产品两个领域的名牌带动,全面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20*年,*牌塑料管材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牌凹版塑料油墨、*牌东魁杨梅等5个产品被评为浙江名牌产品,*牌模具、*x牌冷冻水产品等5个产品被评为*名牌产品。*蜜橘获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是浙江省第12个、*市第1个获此保护的特色农产品。主要做法:一是健全名牌工作机制。制订并由区政府下发了《20*-2010年*区质量兴区实施计划》,《计划》对各项质量目标进行了量化和细化,纳入对各乡镇(街道)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内容涵盖创名牌、区域性质量整治、免检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标准化工作等各个方面。正在拟定的《20*—20*年*区名牌培育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产品争创国家和省名牌的目标及措施。去年11月16日,区政府召开了质量兴区暨名牌表彰会,区长徐亦平作了动员报告。又分别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以分管区长为副组长的质量兴区领导小组和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拉开了“质量兴区、名牌立业”的序幕。11月27日,*蜜橘获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新闻发布会在杭州召开,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王秦平、副省长茅临生以及省市区其它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海内外近20家新闻媒体单位进行了全面宣传报道。12月15日,牵头成立了*区质量协会,首批吸收会员120多家,形成了行业自律新机制。二是夯实名牌质量基础。质量是名牌的基础。我们注重抓好企业技术基础工作,坚决消灭无标生产,提高标准适用水平,组织对摩托车、医化行业开展采标工作,并建立了相应的标准数据库。对浙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了标准化良好行为规范试点工作。积极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工业园区企业采标率、先进技术标准实施率分别达到100%和82%。抓好标准化长效动态管理,制(修)订标准579项,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