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认识,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一)提高对常委会性质、地位、作用的认识,增强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人大常委会是权力机关,她代表人民行使国家的权力;人大常委会是工作机关,她是依法全面履行职责的工作机关;人大常委会是代表机关,她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常委会的组成人员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因此,当委员不是荣誉称号,而是一种责任。常委会组成人员权力行使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执政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民的权益能否得到体现。
(二)提高对常委会会议的认识,增强参加常委会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常委会会议是常委会组成人员代表人民行使职权的主要形式和途径。出席常委会会议,审议有关议案、报告,是法律规定的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从根本上讲,它体现的是组成人员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和对人民赋予权力的珍视。会议议题都是关系全区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大事,关系到人大制度的建设,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各个方面。因此,本单位的工作属自主安排的,要服从常委会。这是小局服从大局。你单位、部门的事再大,也大不过常委会会议。如果属领导不安排的,事先向常委会报告,常委会必须创造条件。不来开会,谈不上履行职责,是最大的失职。
(三)提高对常委会审议质量的认识,增强审议发言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审议是一种政治行为,是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上为民代言,是代表人民对一府两院实行民主、法律监督的一种载体。必须实话实说,既讲成绩,更要一语中的地把问题的实质点出来,还要以解决问题促进工作为出发点提出建设性意见。
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行使得好不好,水平高不高,都要通过审议质量的高低来体现。开会时人都到齐了,但对“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对受任人员的供职、述职报告的审议发言少,审议质量低,那常委会就开成了哑巴会、冷场会,不能代表人民行使职权的会。因此,我们要做到:
第一,所有与会的人员,包括主任、副主任、委员、各工委组成人员、代表,都要名副其实,不能当有名无实的挂名成员、名誉成员。人人努力尽职尽责,把常委会建成权力机关、代表机关、工作机关。
第二,组成人员必须自觉参加常委会会议,这是履行职务的最基本的要求。按照宪法的规定,常委会一年开6-7次,而且每次都是提前预告、通知。因此,除了两种情况都不应该请假、缺席。一是与上级组织安排的会议发生冲突。二是本人重病或家里发生了特别重要的事情确实离不开。
第三,常委会上要积极审议发言。召开一次常委会,实际上是参加一次全区人民群众、全区人大代表对我们组成人员的考试。这是考我们是否代表他们的意愿、是否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是否尽责尽责、态度好不好、水平高不高、效果实不实。
现在,在常委会会议上的发言存在三个误区:一是不发言。存在着不熟悉情况,怕说不周全,不意发言;说了白说,不想发言;怕得罪人,不敢发言这三种情况。二是工委相关议题。三是审议质量差。会前围绕会议议题调查研究少,有的甚至不搞会前调查,审议发言时不能一针见血,点到发言进,也只是泛泛而谈。
二、完善制度,促进和提高常委会审议质量。
建立健全区人大常委会相关审议制度,是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行使好审议权利的程序保障。明年,区人大常委会将逐步制定和完善以下制度:
1、年初确定审议议题的制度。时间安排上要做到早,内容确定上要做到民主,并且在电台上公告。
2、审议议题预告制度。至少在20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