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服务,把企业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企业的难题当作自己的工作重点,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排企业之所难。同时,各级各部门都要树立“支持就是工作、保护就是责任、服务就是义务”的意识,对企业只服务、不干预,只帮忙、不添乱,该管的要管住,该服务的要细致到位,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持、创造更好的条件、营造更好的环境。
[nextpage] 第二,要搭建平台。一是培训平台。企业家培训是推动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性工作。在这方面,我市去年通过组织“海尔企业文化建设培训班”、邀请著名经济学家温元凯教授来焦授课等形式,搭建了企业家们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的平台,有效提升了企业家的整体素质。今后,我们要把这种行之有效的做法坚持下去。要按照“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标准,坚持“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加强对企业家的培训。同时,要更加注重实践锻炼,定期选送一批企业家和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中青年骨干到高等院校、国内外大企业学习深造,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有计划地组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到海尔集团等国内著名企业参加短期研讨班,实地学习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解放思想、开拓思路。
有针对性地聘请国内外企业管理专家来焦举办形式多样的学术报告会、研讨会、现场咨询会等,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参加国内外竞争与合作的能力和水平。二是交流平台。企业家协会在组织国内外经济技术交流活动中,具有很多方便和优势。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充分发挥企业家协会和企业联合会的作用,通过组织各种技术、经济、信息、人才等交流活动,为广大企业提供政策、法律、技术等服务,加强企业之间、企业家之间及企业与社会各界的联系,积极反映企业家的意愿和要求,在相互协作中实现共同发展,从而真正把企业家协会和企业联合会建设成为企业家之间工作交流的平台、企业与企业之间寻求合作的平台、企业与政府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
第三,要开展活动。为了促进企业发展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各级党委、政府要大力开展优秀企业家、创业者、突出贡献者等评选活动。有关部门要根据企业盈利或减亏、上缴税金、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幅度、国有资产增值情况等指标,制定和完善考核和奖励办法,真正对企业家在精神上给予鼓励、政治上给予激励、物质上给予奖励。在政治待遇上,要通过法定程序,增加企业家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比例,疏通经营者参政议政的渠道;要积极发展符合《党章》规定条件的民营企业家入党;在评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劳动模范、省管专家和市拔尖人才等方面向企业家群体倾斜。同时,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企业家在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教育全市干部群众树立发展以企业为本、以企业家为先的理念,形成支持企业家就是支持发展、保护企业家就是保护生产力的共识,形成尊重企业家、理解企业家、帮助企业家的氛围。
第四,要注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生产经营中体现出的一种“团队精神”,是企业赖以成长的丰厚土壤,是企业管理的延伸。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内可以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对外可以树立形象,扩大影响。当今世界,一流的企业卖文化,二流的企业卖品牌,三流的企业卖市场,四流的企业才卖产品。美国兰德公司和麦肯锡公司对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30家公司进行跟踪考察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世界500强胜出其它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凭借企业文化力,这些一流公司保持了百年不衰。”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企业的兴衰在于管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