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6992和29101人。积极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和集中供养制度,全镇纳入低保对象554户、1152人,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70%以上。做好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已有491人参保;积极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设立产业工人培训中心,组织开展“订单培训”,已有500多人接受了培训,失地农民再就业能力进一步提高。设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开设“特困救助服务窗口”,积极帮助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筹建慈善分会,大力推进慈善事业。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去年有23个村建立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保14314人,参保率达72.3%,今年增加到2.6万人。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980元,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29.36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7.2%和29.86%。
二、着力加强重点工程建设,城镇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围绕建设中心城市北片组团的目标,科学实施城镇发展规划,加快重点工程建设,大力改善人居环境。
(一)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编制完成了分区规划、镇中心区详细规划、近期道路交通改善规划等一批城镇建设规划。以规划促重点建设,两年来共安排30个重点项目,计划两年投资4.8亿多元,已完成投资3.8亿元。二中迁建主体工程、广场文明示范街完成了建设,南岙大桥通过竣工验收,小流域治理工程即将竣工;中心区征地工作有了较大进展,朝阳大道改建工程正在加紧施工,环镇西路进入施工设计阶段,互通区建设进展顺利;水厂工程供水主管网建设基本完成,其余项目也在争取市财政支持抓紧办理;投资1700万元建设通村道路和民间道路23条、桥梁9座、改造危桥三座;投资250万元完成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土建部分,投资182万元建成5个垃圾中转场;加强液化气管理,加快瓶组气化站建设。
(二)生态镇建设稳步推进。着手制订生态镇建设规划,建立生态建设项目库。加快“千百工程”建设,启动村庄整治21个,示范村建设4个,其中南山旧村改造安置房全部结顶。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重点整治主要街道和重点地段的环境卫生,加强环卫工作的日常管理,共竣工11个绿化项目,绿化面积达15000平方米,组织验收6座净化池,共计2448立方米。发挥联合执法指挥中心作用,开展违法建设专项整治活动,共拆除各类违法建筑18万平方米,有力遏制了违法建设高发势头。加快行业性污染整治,全面推行化工、电镀企业规范化管理,认真做好罗凤小熔炼整治验收“摘帽”工作。积极开展“青山白化”治理,推行生态葬,大力改善人居环境。
(三)要素瓶颈制约有所缓解。以建设国际汽车零部件基地为契机,积极争取用地指标,努力改善土地供给;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增加土地后备资源。开展建设环境专项整治,帮助11家企业进场施工,解决企业用地“已征未供、已供未进”的问题。加大电网改造力度,新桥22万伏等一批电力设施正加快建设;进一步落实有序高效用电措施,积极缓解电力紧张状况,基本保障居民和重点企业用电。
三、着力推行依法治镇目标,社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围绕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深入实施依法治镇战略,加强“平安塘下”建设,努力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
(一)社会综治得到加强。进一步落实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切实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组织“铁掌”、反“两抢一盗”、“百日防范”等专项行动,较好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全面加强禁毒防毒,成立青少年毒品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