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建设。完成到2007年全市近期建设规划、松北新区总体规划、重点地段控详规划和群力新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41项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开工建设磨盘山水库供水工程,加快轨道交通一期工程前期工作,拓宽改造工农大街、道外十四道街、工电路等一批主干街路,打通拓宽一批“断头路”、“卡脖路”,进一步改造整修三、四类街路,完善城市路网系统。推进松花江城区段南岸改造工程,实施前进堤改线二期工程,配合省搞好202国道拓宽、四环路西段和第二松花江公路大桥、会展体育中心等工程建设。
继续加强城市管理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坚持依法管理城市,全面开展城市管理相对集中处罚权工作。注重发挥区、街和社区组织的作用,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搞好环境综合整治,创建一批达标景观庭院、示范社区及社区广场。实施亮化、美化工程,整治重点区域、重要出城口、重点保护建筑和街坊的周边环境。把“市容”与“繁荣”紧密结合起来,在合理规划、搞好管理的前提下,积极开辟便民、利民街区。
进一步搞好经营城市工作。打造城市品牌,促进城市升值。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渠道。组建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大项目建设筹融资工作。积极转让市政基础设施经营权,盘活城市资产。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运作步伐,招商建设污水和垃圾处理等项目。全面推行土地收购储备和招标拍卖制度,充分挖掘和发挥土地资产效益。
(七)加快各领域改革步伐,推进体制创新
深化行政管理、分配制度、公共事业等各项改革。坚持政企分开,精简、统一、效能和依法行政的原则,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关键,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搞好事业单位改革。依据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推动分配制度改革。推进财政改革,全面实行部门预算、扩大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购,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深化供热体制改革,加快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推动机关后勤、公共交通、市政设施管护、供水、供气、物业等市场化改革。推进医疗机构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
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商品市场体系,培育和发展产权、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要素市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搞好市商业银行资产重组和内部机制改革,支持其加快发展壮大。努力吸引更多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逐步建立统一的企业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增强全社会信用意识。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两个确保”、“三条保障线”衔接工作,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推动“送温暖”、“一帮一”等活动经常化、制度化,不断改善贫困群众生活。深化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搞好社会保险费征缴。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变现部分国有资产等形式,充实社会保险基金。落实扶持政策,改善就业环境,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和再就业。
(八)全面搞好各项社会事业,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健全科技进步目标考核体系,推进专利实施工程,重点突破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重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