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平方米,建成生态型园林城和环保模范城。加速小城镇建设,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达到75%,城市化水平50%。
——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合理的所有制结构,更加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和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增强,外贸进出口快速增长,利用外资水平大幅度提高,以发展对俄经贸科技合作为突破口,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到2007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00元,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5%以下,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加快磨盘山水库供水工程建设,形成日供水能力45万立方米,让大多数城市居民吃上来自原始森林的洁净水。
——社会文明实现新进步。“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市民道德、文化素质和民主法制意识有较大提高。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农村“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有较大发展。
为实现上述目标,实施6项战略。
一是科教兴市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坚持自主技术创新,抢占科技制高点,集中力量抓好一大批技术起点高、规模效益好的高新技术项目,打造国际焊接城、新材料城和软件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重振动力之乡、工具和亚麻之城的雄风,把汽车、医药、食品、电子信息培育成支柱产业。推进信息化,建设“数字哈尔滨”。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方针,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营造有利于人才干事业、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
二是改革推动战略。突出抓好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毫不动摇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利益。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拓宽民间投融资渠道。适应入世新要求,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推进社会各领域改革,逐步消除各种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形成能干事的体制、干好事的机制,努力营造一切劳动、技术、知识、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社会环境。
三是开放牵动战略。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分工和竞争,提高我市经济外向依存度。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把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扩大出口与优化进口结合起来,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实施“封闭式”管理,营造最佳政策环境,把开发区建成省、市扩大对外开放、拓展招商引资的龙头,优势产业高度聚集的新兴工业基地。围绕建设现代化新城区目标,完善松北新区规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和大项目建设,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松北新区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翼。
四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坚持资源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形成低消耗、可循环利用的绿色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持续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工程,搞好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