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执政兴国的法制保证。作为从事法律工作的同志,学习宪法修正案对于做好本职工作尤为重要。怎样学习宪法修正案,我认为,主要应全面准确地领会和把握宪法修正案的精神实质。宪法修正案在原宪法的基础上进行了17处修改,这些都很重要,但是,特别应重点把握的有6个方面:一是把握“三个代表”写进宪法的重要意义。二是把握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三是把握在统一战线表述中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的重要意义。四是把握党和国家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政策。五是把握保护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的科学内涵,正确处理私有财产保护和公共利益需要的关系。六是把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科学内涵。其次,要抓好业务学习。法官、检察官是行使司法权的主体,司法活动的特点就是依照法律规则,就案件当事人提出的事实问题主张和法律问题主张,在是非、曲直、正误、真假等方面进行的辨别、选择和判定。这就要求执法者必须具备职业所特有的法律思维,一定的法学储备和较强的司法技能等基本法律素质。只有具备这些基本法律素质,才能独立正确地履行职权,对诉讼纷争所做出的裁判才不会违背法律规定和法律精神,最大限度地在全社会维护和实现公平和正义。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带头打牢法学理论基础,增强法学修养,使我们的审判、检察人员在掌握大量法律条文、熟悉法律规定的基础上,知晓法律规定背后所隐含的法学原理,法律精神和正义观念,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做出符合法律规定和立法本意的裁决。同时,必须着力提高判断证据、制作法律文书等各项司法专业技能,使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能够熟练运用各项司法技能,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以人为本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分析以人为本的内涵,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法院、检察院作为代表人民行使司法权的执法机关,必须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民维权、为民谋利。在依法履行职责的整个过程和全部工作中,都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学法、用法,以法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确保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在这方面,法院的工作改进了很多。比如,在处理xx杀死xx一案中,原判为判二缓三,民事漏判。对这个明显的司法不公案件,在人大的个案跟踪监督下,院长xxx亲自部署,副院长xxx、xxx亲自指挥,仅用90多天时间,就把xx逮捕归案,经再审,改判6年附带民事赔偿13万元,在群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我们的法院、检察院只有真正成为一个执政为民、对人民负责的国家司法机关,才能称得上是不辱使命;执法者只有坚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才能称得上是爱岗敬业。
三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前不久,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讲话,号召全党全社会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就是要切实转变作风,工作务求实效。具体反映在法、检工作上,应该是求案件事实之真,务秉公执法之实。从前段的检查和刚才8位同志的述职中,我们感到,过去的一年,这些同志在院党组的领导下,带领分管庭、科的同志扎扎实实地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有的单项工作列全市第一;有的荣立个人三等功;检察院荣获省市先进单位。有的同志办理案件认真负责,精益求精。比如:法院执行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