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协商,集体合同的条款要尽量细化量化,提高集体合同签订的质量。要积极帮助指导职工与企业签订好劳动合同,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加强集体合同的动态管理,组织职工代表对集体合同履行情况进行评估,提高集体合同的兑现率和职工的满意率。三是进一步深化和规范厂务公开,扩大职工知情权。按照中办、国办《关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控股公司深入实行厂务公开的通知》和部党组《关于进一步明确厂务公开工作责任的通知》精神,强化“四个到位”即:党委领导到位,行政工作到位,纪委监督到位,工会协调到位。真正把厂务公开融入制度,纳入管理。在公开内容上,要始终坚持把企业的重大问题与难点问题、职工的热点问题与疑点问题和廉政建设的敏感问题作为公开的重点,并向生产经营管理的广度和深度延伸;在公开的形式上,要采用公开栏、厂情发布会、民主议事会、电脑网络等灵活多样的途径进行。在公开的程序上,要实施二次公开。要加大两级机关厂务公开的力度,使两级机关厂务公开有新的突破。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和保证机制,把厂务公开工作纳入单位星级达标考核,将厂务公开作为“双文明星级先进单位”评选的必备条件,不断加大厂务公开检查考核力度,对不公开或公开不实的,要进行通报,造成严重后果的,实行责任追究制。确保厂务公开做到真公开、实运作、严考核,推动总公司各单位厂务公开工作平衡发展。
(三)体察民情,务实维权,充分保护好职工群众民主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一是强化源头参与。要围绕总公司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改革,积极参与各项重大政策措施的研究制订,敢于反映职工群众的意愿和要求,依法维护好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二是尽力为职工群众办实事。按照“整体规划、三级负责、加大投资、提升档次、逐年推进”的思路,加强“两线”建设投资管理,不断改善职工生活环境。三是加强困难职工帮扶工作。要按照全总提出的“面向职工、及时帮扶、快捷准确、释疑解惑、拾遗补缺、救急济难、因地制宜、长期坚持”的原则和铁总十二大的要求,以“两为”(为职工解困、为企业分忧)、“三帮”(帮困、帮医、帮学)、“五助”(思想上帮助、就业上扶助、生活上资助、经费上补助、法律上援助)为主要内容,开展好由工会牵头、行政支持、职工自愿参加的经常化、制度化、群众化的互助互济活动。帮困工作主要把握三条线:互保线、低保线、送温暖线。互保线就是要继续抓好职工大病互助保险和女职工安康保险,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职工互助合作保障体系;低保线就是要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准确掌握特困职工的基本情况,对未纳入地方低保的职工家庭,要主动与地方有关部门协调核实,做到应保尽保;送温暖线就是在特困职工(户)进入低保的基础上,再增加一条生活保障线,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包保特困职工制度,实行特、重困职工的家庭情况、两级领导干部联系困难职工情况、帮扶救助情况上网公布,并加强动态管理,改变集中送温暖为一年四季经常送,同时要严格对各种基金的管理和使用。广泛开展送医药下沿线活动,继续为特困职工减免水电和电视收视费。确保不让一个为企业改革付出成本的职工生活过不去,不让一个特、重困职工生活发生意外,不让一个困难职工子女上不了学。四是积极做好职工法律援助工作。各级工会组织要建立健全职工法律援助体系和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加强职工法律援助和咨询工作,探索完善劳动争议调解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使劳动争议调解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要加大职工法律援助工作的宣传声势,通过宣传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增强职工自我保护意识,自我维护意识,充分发挥职工法律援助中心的作用,在帮扶困难职工生活的同时,积极为困难职工提供法律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