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中体味“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
“四个机制”是:
⒈选拔机制。担任团干部必须是出自自愿,而且热爱这个事业。因此要给团员以更多地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在团干部的选拔上,可以采取“竞选”以及一切不违背《团章》和团的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的形式,真正把热爱共青团愿意奉献于共青团的人选出来。
⒉激励机制。一方面要争取将团干部的激励纳入企业或单位整体激励体系之中,为团干部争取更多的政策激励。另一方面要突出精神激励。人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以追逐物质利益为目的。人除了物质的满足还需要精神的满足,团组织要在满足团干部和青年的精神追求方面多下功夫,使每一个团干部感受到光荣感。
⒊制约机制。共青团既然是一个政治组织,就得有自己的政治纪律。一个团干部如果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就应当在团内受到批评甚至是责任追究。团的干部如果不能发挥作用,就应当退出舞台让位他人。如同一个市场要有退出机制一样,团的干部也应有制约机制。
⒋市场机制。这个提法也许并不妥当。但是我想,既然团的工作所面对的是一个市场化的社会环境,很多问题也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密切相关,解决团干部的问题当然也不能回避这样一个基本的现实。尤其是团组织作为群众团体,更应面向市场经济寻求解决办法。可惜我尚无良策,唯能提出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六、抓好“五点”建设,使团工作向“纵、深”延伸
一、抓基础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好青年带头人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团的工作要发挥党组织的助手作用,在企业的经济工作中建功立业,都要通过基层团组织扎扎实实的工作来体现。如果基层团组织薄弱,中间环节疲软,就会造成工作落实不下去,活动开展不起来。所以,不管企业机制如何转变,完善组织机构,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配备政治素质高、思想上进、责任感强的团干部是团建工作的首要任务。在面临普遍存在的企业临时工青年较多的状况,团委应建立临时工青工档案,及时掌握青工流动动态,广交青年朋友,把他们吸引到团的活动中来。无论是岗位培训,还是文体娱乐活动,都要给临时工一个机会,使他们感觉到自己是企业的一分子,增强企业和团组织的凝聚力。
二、抓中心点,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
团建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有明确的思路,也要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要结合企业经济工作中心,选择有效载体,最大限度地发挥青工在岗位成才、岗位建功中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激发青工争先创优的工作热情。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青年岗位能手和青年文明号的争创活动是团的工作的主线,是团组织围绕企业实际开展活动的重要内容。我们可以建立创新创效为基点,以“青年文明号”、“导师带徒”为载体,以定量、定时、定绩为考核指标,开展岗位练兵、岗位拜师、创新创效活动,逐步形成师徒传帮带的工作氛围,抓先进典型、抓岗位特色、抓经济效益,请各工种的老师傅言传身教,搭建集团公司内部畅通的沟通渠道,鼓励青工学技术、比技术,讲明学技术受用终身的道理,青工学习技术劲头普遍高涨,并把“号、手”活动与企业各项改革措施、管理措施相结合,建立比较完善的监督机制、管理机制和竞赛机制,对优秀青工选拨、培养,使其成为一线技术骨干,走向各级领导岗位,起到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的作用,青工们通过辛勤工作尝到甜头,工作有了劲头,觉得在企业有奔头。这样使“号、手”活动在企业中真正起到了特色作用。
同时,结合企业经济工作中心和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团组织在企业发展中突击队、生力军的作用有所作为。通过开展促销扩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