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
浅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顾新健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是由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的重要源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和兴亡。
一、群众路线的理论依据
群众路线是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在无产阶级政党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中国共产党依靠全体劳动人民的力量,牢牢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这就表明中国共产党把自己的根深扎于人民群众之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谋求生存、发展空间、最后壮大了自己。因此,群众路线既充分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又是实践党的宗旨的根本途径,是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在政党建立实践中的运用。
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体现。马克思主义认识认为: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一般都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坚持“从群众中来”就把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各种科学知识,加以分析、归纳、总结、提高,上升到理论认识高度;而“到群众中去”,就是把理论认识转化为群众的行为,并通过群众的实践加以检验、修正和充实,这样的过程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因此,坚持群众路线也就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路线。
二、三代领导人论群众路线
从建党初期,经过井冈山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特别是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同志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完备的科学形态和理论内容,在他所写《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科学地阐述了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和实施的步骤,强调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分析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这样一种正确的领导方法的全过程及各个环节,并指出这个过程的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在党的七大上,把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明确载入了党章的总纲,强调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路线。
邓小平同志对党的群众路线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邓小平同志在八大修改党章的报告时,结合执政党面临的新情况,对此作了系统和深刻的阐述,指出群众路线是党章中的根本问题,是需要在党内反复进行教育的。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强调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传家宝,要发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他还提出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等重要思想,强调党的各项政策和工作,必须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和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群众路线的思想。江泽民同志曾反复强调:党的三大作风的核心就是向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对执政党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全党干部尤其是高中级干部,对此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