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广播问世30年之后才拥有5000万听众,电视拥有同样数量的观众也用了近13年,而网络则只用了4年。根据editor&publisher的最新研究(20**年):大约1/3阅读在线电子新闻的用户对传统媒体失去了兴趣,电视收视率下降了35%,广播收听率下降了25%,报纸购买率下降了18%,网络传播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给传统媒介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压力。网络媒体已经超过报纸、杂志、图书、电影、戏剧等传统媒体对民众的影响,并呈现出取代电视的发展势头。20**年9月,美国的一份调查数据表明,互联网和电视是人们最为青睐的传媒,但互联网已跃居电视之上。
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意识到网络的重要意义,使之成为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利器
早在1992年,克林顿政府就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的国家发展规划。其他发达国家不甘落后,如,日本和欧盟等国也推出了自己国家的互联网发展战略规划,将互联网的发展作为衡量本国综合国力的指标之一。
互联网具备的无国界性和跨国性给中国国防带来了新的挑战,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曾说:“有了互联网,对付中国就有办法”。前不久,美国国会拨款2500万美元专门用于破解我国信息边防的软件开发。此外,各种反华势力也看到互联网的巨大作用,借助互联网平台,扩散自己的舆论影响,丑化中国的国际形象。
可以这样说,互联网是目前最容易实现传播自由、也是最难控制的传播方式。网络的这一特性,决定了地球上任何文明、任何文化,只有通过自由竞争来争取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壮大。虽然我们积累了不少对互联网特点和规律的认识,但总体上还是很肤浅。对此,我国必须不失时机地把主流网站提到第一媒体的高度来重视,纳入国家长远的发展战略,使主流网站成为加强中外交流、抵制国际敌对势力意识形态渗透、唱响中国主旋律、维护国家安全、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不可替代的战略平台。
二、主流网站信息传播要公开、透明、讲真话,要牢牢把握舆论主导权
**同志强调:“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那么作为新兴媒体的网络在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中怎么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呢?
引领网络舆论首先要主动进入,关键在“快速”
在信息庞杂而过剩的时代,人们的时间、精力有限,往往来不及反复比较鉴别,容易先入为主。面对重大事件,特别是突发性事件等涉及民生利益的热点问题,主流网站要抢占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力争把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处理问题的态度、解决问题的做法最早最快地告诉广大网民,压缩不良消息传播空间,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把公众情绪引导到健康理性轨道上来。今年6月**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社讲话中,总结了关于四川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称中国政府因及时发布信息“得到国际社会好评”,并认为“其中的成功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并要形成制度长期坚持”。
要敢于讲真话,维护主流网站信息发布的权威性
最近几年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舆论监督性事件,对于真相的追究都是由网络或由网民个人发起,然后逐渐形成一种影响力和压力,最后才是政府相关部门解决,造成的结果自然是政府公信力的贬损。前段发生的“虎照门”事件,从虎照出现,就有网友开始质疑,随着网友找到虎照的来源,打虎派和挺虎派在网上唇枪舌剑,但政府部门和主流网站却没有及时正面回应。拖延近十个月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