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资源回收率。要按照“人人有标准、时时有监控、处处有奖惩”要求,分系统、分专业、分岗位、分工种制定实施标准细则,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奖有罚。进一步抓好清仓利库、清理规范公司、清退临时用工、内部市场化建设等工作,降低人工成本,降低库存,降低消耗。要超前思考明年加强内部管理的措施,制定降低成本、降低消耗、降低支出的办法,向强化管理要效益,向降本降耗要效益,向深挖内潜要效益。三要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按照“提前一年定目标、重点一般要分清、落实责任要严明、创新推进见成效、科学考评论优劣、全面提升创水平”要求,对耗能、耗电、耗水等各个系统具体分析,采取针对性措施,完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三个体系,确保提前一年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四要严控非生产性开支。具体做到“四个严格”,即严格“一枝笔”签字制度,没有列入计划的资金一笔也不准支出。严格控制办公费、会议费、招待费、差旅费、车辆使用费、车间维修费、低值易耗费等“七项费用”,力争四季度非生产性支出比前三季度平均降低20%,明年要比今年降低20-50%。严格控制出差、出国及在集团公司驻地以外的短期培训、会议,确需参加和开展的必须经集团公司批准。严格禁止高档装修办公楼、招待所、食堂餐厅,不准配备高档办公设备及器具。对顶风而上、违反规定的,一经查实,严肃处理。要减少会议,减少检查,减少活动,大型检查必须经主要领导批准,到基层检查统一由“三办”通知,没有效益的事情坚决杜绝。
(四)抓住用好国家加大投资、拉动内需新政策,以抢抓机遇保生存、保发展。当前,全国各个省份、各大企业都在闻风而动,紧锣密鼓地展开向上争取、运作项目的攻势,重视程度之高、倾注力量之多、工作力度之大、办法措施之活也是多年来少有的,我们要抓住难得机遇,抓好向上争取和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一要加强政策研究,用足用好政策。对“十一五”规划项目进行排队分析,找准与当前国家、省委宏观政策导向的结合点,国家鼓励、政策支持的项目要加快运作,政策不支持的要及时调整、规避风险。要用好、用活、用足国家和省、市扩大投资、拉动内需政策,有些项目可以重新包装、整合筹划,向上提报,有些项目可以提前运作,争取扶持政策,争取资金支持。要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和重大技术升级改造、节能环保等筹划一些新项目,形成“储备、运作、争取、落实”良性循环。二是在建项目要积极推进。坚持科学组织、科学管理、科学施工,把试车试产项目作为重点,列出计划,签订责任书,明确责任,落实目标。超前做好试车试产方案编制,严格制定单体试车、联合试车和投料试生产措施,确保调试即试车、试车即试产、试产即达产、达产即达效。加强项目竣工验收、财务决算、投资分析、转资和后评价管理,促进投产项目尽快达产达效。三是筹建项目要加快办理手续。省委“二十一条”将集团公司万福矿井开工建设列为煤矿建设重点工程,要加快组织实施;提出发展壮大优势装备制造业,突出抓好100个发展基础好、产业链条长、技术水平高的重大装备制造业项目,对集团公司加快机电成套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扩大重大民生工程投资,对我们加快昌平小区开发建设提供了有力时机;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支持企业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为我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走出去”战略带来新的契机。会后,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省委二十一条和济宁市委十七条要求,对所有项目进行分类排队,尽可能争取政策扶持。要优化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暂停一般性工程建设,集中力量保重点项目。要严格立项、可行性分析、建设施工、后评价等建设程序,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抓紧完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