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半。
二、抓住根本,创新思路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四项主要任务,即要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这四项主要任务涵盖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方面,是我们工作中必须牢牢把握的主线和根本。我们要围绕这个主线和根本,从学校育人、家庭育人、社区育人、实践育人、阵地育人、环境育人、队伍育人等七个方面实施育人工程,促进我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发展。
(一)实施学校育人工程,把道德建设放在学校教学工作的首要位置。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各级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通过实施学校育人工程,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主题实践教育和“文明学校”创建活动,着重解决德育课程、师德建设、德育评价体系等问题,把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和要求贯穿于学校教育各个环节和各项工作的全过程。
(二)实施家庭育人工程,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是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各级妇联组织、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配合村镇(街道)、社区办好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要创新活动载体,积极开展家庭教育知识普及宣传教育活动。要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成效评估机制,把家庭教育成效纳入“文明家庭”等先进评比的标准范畴。通过实施家庭育人工程,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为未成年人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三)实施社区育人工程,充分发挥社区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平台作用。社区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一头连着学校,一头连着家庭。社会教育社区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各级各部门要依托农村、社区的教育阵地和设施,发挥人才优势,整合各种资源,精心搭建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活动平台。通过建立健全关工委、少工委组织和家长学校,建立由村居、学校、辖区内有关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等措施,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组织协调,形成齐抓共管的社区育人工作机制。要把社区育人工作纳入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创建的重要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讲文明、树新风”等志愿服务活动。要加强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建设、利用和管理,针对未成年人的特点,不断完善设施,增强功能,创新载体,丰富内容,积极为未成年人参与活动创造条件,提供服务。
(四)实施实践育人工程,不断提升道德实践活动的内涵和效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实践性、参与性、互动性和趣味性强的道德实践活动,是对青少年进行体验教育和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各级各部门要面向广大未成年人,根据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使未成年人在参与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要紧紧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利用重要节假日和传统节日,组织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和道德实践活动、志愿服务、互帮互助活动,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实践活动和体验教育中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五)实施阵地育人工程,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社会教育功能。纪念馆、烈士陵园、图书馆等爱国主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