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灯不拨不亮,话不说不明。领导干部要发挥领导作用,一刻也离不开与群众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一般说来,与群众进行沟通有几个层面的内容:最基本的,是要通过与群众的交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群众的愿望和意见,达到“你知、我知”的目的。其次,就是要通过广泛深入的沟通,了解群众的困难,体察群众的疾苦,化解矛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培养领导干部同群众的深厚感情。再次,就是要在沟通中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目标下,不断强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信念,把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无论要达到那一层面的沟通目的,都需要领导干部在执政实践中切实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领导,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带领和引导。领导干部要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除了率先垂范、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以外,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和发动群众,引导群众一起前进,这些工作都离不开与被领导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孙子兵法》中讲: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为上策。做领导工作也是这个道理,高明的领导,能够举重若轻,四两拨千斤,或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究其原因,除了具备很好的决策能力、驾驭能力之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有着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被领导者进行充分沟通,甚至达到一种默契的程度。如果领导干部的所思所想对群众讲不清、说不明,而是一厢情愿地认为群众应该明白,反过来又去埋怨群众不能正确理解自己的意图,埋怨群众不能体谅自己的一片苦心,这些领导干部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缺乏必要的沟通能力。
加强沟通,首先要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久居“庙堂”之高,离群众十万八千里,怎么跟群众进行面对面的沟通?或者借口公务繁忙,等着别人来找你,显然也是不够的,即使等来了,也大多是这样几种情况:第一,因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上访告状的。当然,这种情况下也有沟通,但往往是被动的沟通,其效果与领导干部主动与群众沟通差别很大。第二,汇报工作或有其他公事的。这种情况下,来者目的非常明确,上下级关系定位也非常清楚,很难形成一种平等沟通的氛围。第三,一些经常来往的朋友。这样的交往中,范围非常有限,与我们说的领导干部跟下属、跟群众的沟通不是一回事,那只是生活中的朋友交往。第四,个别溜须拍马的人。在他们嘴里,不会讲真话,与这种人永远也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沟通。因此,领导要真正与群众沟通,必须放下架子,走出办公室,深入实践,深入到群众之中,有意识地缩短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只有这样,你才能了解群众的真实情况,才能听到群众的真实想法,才能与群众有共同的话题,实现真正有内容、有意义的沟通。
加强沟通,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与群众加强情感上的交流。很多领导同志都有这样的感慨:你对群众投入多少感情,就能从群众那里获得多少支持和认可。当然,我们不是为了获得相应的回报,但它说明一个道理,针对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只有怀着深厚的感情去关心群众,耐心地向群众说明情况,群众才能相信你,把你当成自己人。带着感情与群众进行沟通,比任何华丽的词藻、美妙的语言都更为真切,更为深刻。如果像有的干部那样,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