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群众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xx镇38个村,2.8万人口,耕地3万亩,果园1万亩。农村党支部、村委会成员150名,党员1301名,调解、综治人员 220名。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群众的自由程度、民主化程度越来越强,“一家门户一层天”,管理难度加大。面对新形势,我们xx镇党委、政府更加重视引导和教育农村干部加强对群众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在全镇探索推行了农村社会事务契约化管理,收到了良好效果。今年以来,全镇信访案件同比下降30%,没有发生一起群体性案件,治安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12.6%,群众满意率大幅上升。
一、我们推行农村社会事务契约化管理是从反面教训和正面经验碰撞出中探索出的一种新型管理服务群众的有效办法
近几年,我们在加强对农村群众管理和服务方面,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做了大量工作,开展了多项活动。先后成立了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加强了农民科技培训中心和劳动就业保障大厅的建设;推广了“五四三”联调联防模式;进行了教育危房改造、村村通水泥路、集贸市场硬化、镇驻地小城镇建设、敬老院和卫生院建设等工作都为群众带来了实惠。但在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在最近两次村委换届工作中发生的三件事,对我们触动很大。
第一件事:有个村支部书记在换届中没有被选上,村里有三五十名群众到镇政府上访,说原支部书记在任期间,没有经过任何研究,随意给部分村民减免了果园承包费,并且合同签署不符合法律的规定。
第二件事:有个村民到镇政府上访,说是村前任班子定的事,新上任的班子不承认。原来的事情是如何定的,新任干部“老好人”主义,不愿得罪人,因为当时没有协议,也没有记录,致使事情无法查证了。
第三件事:农村班子建设、民主决策方面,尽管是做出了决策,但是没有纪要、没有记录,由此引发的群众矛盾日趋增多。
相反,我们镇xx家村连续15年没有矛盾纠纷上交。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该村正是因为注意在干部决策方面留有记录,矛盾调解方面留有协议,牵扯经济事项时留有合同,所以有效避免了矛盾纠纷的发生。为此,我们提出要在总结xx家村经验的基础上,在全镇推行农村社会事务契约化管理。其核心内容是:经济事项签合同,包括农村土地、集体资产、厂矿企业承包这些与群众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群众普遍关注的内容;社会事务签协议,包括农村建房管理、公共事务、社会道德、公益事业、治安防范等内容;政治工作看纪要,包括涉及村全局性重大事项决策、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村干部使用管理等政务决策方面的内容。
二、全方位抓好工作配套,保证农村社会事务契约化管理顺利推进
一是组织领导配套。我们确立了镇里牵头、以村为主的工作原则,全面建立完善镇、区、村三级组织领导体系。在镇级,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了信访办、综治办、村镇办、计生办等相关职能站办所的职能,与村配套联动;在工作区,继续强化综治工作站第二道防线建设;在村级,健全完善了村级综治办和“村民说事室”建设,强化日常检查考核并与年终奖惩挂钩。
二是制度建设配套。我们把多年来行之有效的农村管理制度系统化,制定出台了《xx镇村级工作规范化管理三十条》,涵盖了党务、政务、财务方方面面;同时在全镇推行农村干部“周一集中办公”制度和“八必管、三到场”制度,使农村工作有章可循。
三是法律宣传配套。在农村干部层面,我们主要结合“五五”普法活动,定期集中进行培训,每半年和年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