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认真解决导致信访产生的各种问题。要坚持有访必接、有信必复,努力提高来信来访群众的满意率。同时要高度重视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健全排查和调处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综合运用政策、法律、行政手段和教育、协调、调解等方法,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建立和完善处理矛盾纠纷的领导责任制和责任查究制,加强检查和监督。要及时发现激化矛盾和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把不稳定因素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单位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要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进一步完善有关工作制度和预案,建立和完善社会舆情汇集与分析以及预警、处置等工作机制。对于已经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有关地方和单位的主要领导不能害怕群众,躲着群众,遇事绕着走,要敢于负责,亲自出面做好群众工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防止矛盾激化,防止事态扩大。企业的负责同志也要建立对话平台,开展信访接待活动,并经常深入到职工群众当中,注意了解和掌握职工的思想动向,多做一些“活血化淤”的工作。为了进一步畅通民意渠道,最近市政府已根据实际需要,一方面加强了信访评议团队伍。再次吸纳了名同志,使信访评议员达到人;另一方面开通了市长热线电话,安排专人接听群众来电,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督促有关部门办理。在做好信访工作的同时,我们还要让群众认识到,今天(地名)发展的大好形势和良好局面是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和不懈奋斗取得的,是来之不易的,要倍加珍惜。全市上下都要牢固树立“(地名)发展,人人有责;(地名)发展,人人有利”的意识。稳定压倒一切,稳定也决定一切。实现富民强市的目标也好,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也好,建设为民政府也好,没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没有全市人民的精诚团结和凝成一股绳的干劲,都是纸上谈兵。应该说,我们在信访问题上所采取的一系列做法,为群众信访疏通了渠道,开辟了途径,也解决了一些问题,群众是理解和拥护的。只有按照规定程序和正常渠道文明上访,问题才能得到公正合理地解决。聚众闹事、围堵机关大门、阻断交通等违法行为,只能破坏稳定的社会环境,损坏(地名)的对外形象,阻碍(地名)的经济发展,除此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对于参与事件的大多数群众要立足于教育和疏导,对于借机打砸抢的犯罪分子要依法严惩。
六要扎实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工作。从目前我市的现实情况看,城市低收入家庭和农村贫困人口依然较多,特别是部分山区的群众生活极其困难,甚至有的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对贫困群体,需要全社会向他们伸出援手,去关心、爱护、帮助他们。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落实扶贫纲要,加大扶贫力度,增加扶贫投入,着力改善重点扶贫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扶贫开发成效。要继续开展定点扶贫和协作扶贫,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尽快使尚未脱贫的农村人口解决温饱问题,并逐步过上小康生活。对城市贫困家庭和企业下岗职工,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救济活动,并及时把救济金、救济粮等钱物发放到他们手中。今年市里将通过财政安排、社会募集、机关干部捐款等多种渠道,筹资万元左右对市直企业困难职工和城市贫困家庭开展大范围的送温暖活动。同时,在市直组织开展机关干部与企业困难职工结对帮扶活动,落实到人、帮扶到户。市政府领导同志将带头结对子,一对一帮扶。各县区也要结合本地情况,研究落实意见,真正在全社会形成扶贫济困、团结互助的良好风尚,创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
三、要进一步发扬紧密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增强行动力和执行力,切实提高为民谋利的能力和水平
当前,社会矛盾很多,社会治安、群众上访、下岗职工生活等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