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能力。建设和发展医院就要不断提升医院整体的综合的服务技术和服务艺术,做到精益求精和不断提高,为病人及服务对象提供精湛的技术服务和人性化、艺术化的服务,使病人及服务对象获得安全、有效、痛苦最轻、耗费最孝见效最快的高质量的医学卫生服务。 (七)树立情感关爱的服务态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病人、服务对象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多需求、高期望和维权意识的日益觉醒、成熟,医院强化法律责任、改善服务态度,显得尤为重要。建设和发展医院必须更加重视服务态度问题。医院要从“以人为本”服务理念出发,树立高情感关爱的服务态度,要有温情亲切的关爱行为、人文关怀的表情语言、细致周到的生活照顾、人性化的双向沟通,以优良的服务态度做好各项服务工作,这既是密切医患关系、促进患者健康和康复的重要条件,也是谋求医院生存和发展的一种优势。
(八)完善客观有效的服务评价。评价,是指人们对人、事、物的价值的判断。医院服务评价是医院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活动和服务产品的价值判断。建设和发展医院必须建立客观、公正、有效的服务评价体系和办法,通过评价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改进服务。医院服务评价要从国家、医院、职工、病人多个层面、多个角度进行价值判断,医院服务评价要从病人满意、社会满意、职工满意、政府满意来衡量,病人的满意最为重要。病人的满意包括最佳的技术效果、最好的服务、更好的信息交流、适宜的经费支出、安全舒适的疗养环境、和谐医患关系等,其实质是对病人的安全度、满足度、舒适度、信赖度、认可度等综合的满意程度,因此,必须重视和强化病人对医院服务满意度的评价,从评价结果中需求客观、公正、和谐的平衡点和结合点,努力改善服务工作,改善医患关系,以取信于服务对象。
三、加强以质量为核心的医院管理。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和认真执行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健全医疗机构内部的管理和技术规章制度。过去在医院质量管理中行之有效的一些重要制度,如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交接班制度、术前讨论、疑难病例讨论和死亡病例讨论、“三查七对”、住院医师培养等制度,是多少年来多少代医务人员在医疗卫生服务中用汗水,甚至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应当始终如一地严格执行,这是医疗服务质量的基础保障。同时,还要积极借鉴我国在质量方面做得好的医院在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先进方法和先进技术,把风险管理、循证医学、持续质量改进、全面质量管理、整体护理、临床审核等先进方法引入到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中来,逐步建立和健全医疗质量评价和管理体系。要把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与深化医疗机构改革结合起来,增加医疗质量服务管理工作透明度,加大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力度和范围,接受病人和社会监督。积极推行“病人选医生”、“医疗费用清单制”、“医疗服务公示制(包括质量、价格、费用等)”、“医患沟通制”等改革措施,建立医疗质量考核评价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把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与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结合起来,将其纳入岗位要求,强化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通过改革,明确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加强医疗环节中的过程管理,强调对突发意外事件处理的优先原则,提高应急、应变能力。
四、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
人才创造事业,事业造就人才。实现卫生现代化,首先要有一支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