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成立资产治理小组,重新修订固定资产治理制度,推行由资产治理小组、基层单位共同治理的二级治理模式。二是用好中油资产治理信息系统,摸清家底,把握资产动态,推进资产治理向实效治理和价值治理相结合的综合治理转变。三是盘活利用不良资产、闲置资产,促进低效资产提档升级,全年开展资产创效工程5项,创效790万元。四是搞好报废资产处理,做好减值增值工作,同时财务、资产、计划部门要积极配合,做好增值资产的前期评价和项目后评估工作,提高增量资产的盈利能力。第四,加强物资治理,规范物资采购。制定《物资计划及追加计划治理办法》,严格控制上报计划时无预见性和随意性,提高计划准确率。在物资使用治理上,继续执行《物资消耗跟踪制度》,建立班组、队部消耗跟踪记录台帐,防止物资流失。同时,进一步完善各项消耗定额。第五,抓好节约挖潜工作,开展降本增效工程。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的原则,以节约油、气、水、电为切入点,降低能源消耗,不断加大成本结构的调整,严控电费、燃料费、运输费等各项费用,力争全年创效300万元。(四)以“三基”工作为重点,提高基层基础工作新局面从健全治理制度、规范治理程序、明确治理标准入手,以实效化治理为目的,推行基层建设工程。第一,加强基层班子建设。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形势任务教育,提高政治素质,强化基层班子成员的责任意识。二是加强对基层班子《党政议事规则》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大力推行厂(队)务公开制度,发扬民主作风,提高执行政策的自觉性。三是增强基层班子表率意识和奉献意识,转变工作作风,严格履行岗位职能,提高班子决策能力。第二,加强基础治理制度建设。要按照科学、规范、实用的原则,设置基层站队、班组、岗位的各类资料报表台帐,实现基础资料的信息化、规范化治理。清理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实行领导干部包保井组制,推进基层基础治理水平提升,逐步完善基础治理制度体系。第三,加强员工教育和培训。培训主要以贴近生产、注重实效为指导思想,针对生产过程的重点、难点,开展“短、平、快”的培训活动,提高劳动生产率。健全员工培训机制,开办采油、采气、集输等十个专业培训班16期,培训400人次。第四,高起点,高标准,加大对基层站队的硬件投入,进一步改善工作环境。全年重点在彩钢防水、井组门窗改造、场地硬化等方面加大投入,进一步改进员工生产生活条件。(五)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安全环保工作水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按照“安全治理抓预防,环保治理抓源头”的原则,毫不松懈地抓好安全环保工作,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按照公司要求,进一步推行qhse治理体系,编写《各种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完善《安全治理规章制度汇编》、《操作规程汇编》。继续落实安全分级治理制度,坚持主管领导亲自抓,部门领导重点抓,单位领导经常抓的三级安全责任网络,强化全员全过程治理和监督。重点做好反“三违”工作,加大检查及整改力度,对联合站、输气站等要害部位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的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做到防范于未然,计划使用
30—50万元整改安全隐患。(六)提高全员素质,提高三支队伍建设水平坚持从发展大局着眼,从生产实际出发,全面提高三支队伍整体素质,为我厂长久发展提供坚实人力资源保障。第一,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改变现有用人制度,逐步推行竞聘上岗,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优秀人才选拔到要害岗位上来。有针对性的选派一般治理、科技人员到基层单位挂职锻炼,丰富基层工作经验,加快青年后备人才培养,满足发展需要。第二,合理调整劳动组织结构。继续实行承包井组的治理方式,对采气区实施岗位承包,节省劳动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