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涉及武装力量动员、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运输动员、科技信息动员和政治动员等诸多领域,包含动员资源治理信息化、动员指挥控制手段信息化、动员内容结构信息化、动员力量信息化等诸多方面,是国防现代化建设征途中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持续发展的当今世界,从我国的国情和军情出发,加快推进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要使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扎实有效地发展,就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刻理解、全面实践江泽民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重要思想,统筹规划,严密论证,科学指导,坚持实现国防现代化长远目标与适应军事斗争预备现实需求相统一,坚持走以信息化为主导、机械化为基础,以信息化牵引带动机械化的复合式发展之路,坚持从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总体布局出发,谋求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国防动员能力的全面提高。 国防动员信息化,是指在国家和军队的统一规划、组织和领导下,在国防动员领域的各个方面,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从信息获取、传输、处理、使用到治理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实现国防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力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与共享,全面提高国防动员能力的过程与目标。在我国,不论是从实现国防现代化的长远目标还是从完成军事斗争预备的现实任务来看,国防动员信息化都处于影响和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的战略地位。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随世界新军事变革潮流,着眼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要,加快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步伐,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从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战略全局出发,认清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地位 军委江主席指出,新军事变革的核心是信息化,实质是军队建设模式的根本转型和战争形态的根本转变。这一论断深刻地揭示了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本质性内涵。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群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军事上广泛应用,使信息化武器装备逐渐主宰战场,能量释放的受控性、系统性、智能性增强,作用空间更为广阔,形成了以信息力为主导的武器系统和军队力量构成,信息力成为军队战斗力的要害性要素,战争形态迅速向信息化转变。国防动员是国家军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实现国防动员信息化的目标,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为新军事变革核心的信息化在国防动员领域的具体实践,是提高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国防动员能力的“倍增器”。 国防动员信息化,走的是一条基于内涵发展的综合集成式国防现代化建设道路。它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对国防动员各系统的渗透、融合和改造,将信息网络终端植根于每一动员资源之中,通过提高信息能力增强人力、物力、财力的整体动员能力。与传统建设模式相比,主要表现为三种转变。一是由“纵向式”向“体系式”转变。传统的国防动员建设,侧重于从纵向上发展各要素,信息化建设改变了这一纵向发展思路,它从体系对抗需求出发,着力于动员体系结构力、组合力和思想力建设,通过解决长期存在的各要素结合不紧密问题,改进人与人之间,组织机构与组织机构之间,人和组织机构与系统的硬件、软件之间的协调配合,实现整体动员效能的倍增。二是由“捆绑式”向“融合式”转变。传统的国防动员建设方式是对各动员要素的合成及对动员行动的合同,实现各局部动员能量“捆绑式”累加释放,结果是11=2。信息化建设方式是对组织结构与动员行动进行融合集成,实现各要素、各局部动员能量“融合”式释放,结果是11〉2。三是由“平台式”向“网络式”转变。传统国防动员建设主要靠的是数量规模优势,战争动员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