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依法经营等方面的情况,引导企业坚持正确的经营方向,维护企业的声誉。企业利润分析的重点应放在对获利能力的研究上,对销售利润率,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及成本费用利润率等质量指标应进行认真分析。
(二)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偿债能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高低,是企业各方面利害关系人最关心的财务能力之一。在我国还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实际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经营活动的现代企业,偿债能力是衡量企业财务治理的核心内容。因此偿债能力的分析应成为现代企业财务分析的核心内容之一。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应结合企业现金流量分析,首先应看企业当期取得的现金,在满足了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现金支出后,是否有足够的现金用于偿还到期债务的本息。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主要通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质量指标,揭示企业举债的合理程度,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构成的效益性,举债经营的效果,及清偿债务的实际能力等。分析时应解剖:
(1)资产变现的能力,主要是解剖资产的质量,其价值与社会价格的背离程度以及潜在的变现能力;
(2)资产的流动性,具体解剖流动资产和速动资产是否能即时变现,有无沉淀性的流动(速动)资产及造成的原因;
(3)企业举债规模与企业经营规模的分析
,看企业举债的合理性和效益性;
(4)举债资金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分析,财务杠杆作用分析等。
(三)企业营运能力的分析。营运能力是指企业基于外部市场环境等约束,通过内部人力资源和生产资料的配置组合而对财务目标所产生作用的大小。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不仅从总额上反映企业的生产规模,而且从相互联系的比例上,反映企业资金的周转情况、企业经营的稳定程度以及企业的支付能力。分析企业的营运能力,一要分析人力资源营运能力,分析评价的着眼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能动性,从而提高其经营效率。二要分析企业资产的周转情况,通过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等指标揭示企业资金周转的情况,反映企业销售质量、购货质量、生产水平等。三要分析企业的财务构成状况,揭示企业资源配置的情况,促进企业改善资源配置。通过营运能力的分析解剖,引导有关人员把握企业在财务营运过程中的效果、问题及解决办法。
(四)企业筹资和投资能力分析。维护企业的正常经营需要合理筹资,实现企业经营的不断扩大需要选择科学的投资方向,在一定意义上讲,筹资和投资是现代企业财务治理的基本内容,而筹资和投资的合理程度,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短期经营效果,而且关系到企业的持续经营,因此,现代企业经常分析筹资和投资的合理性,是企业财务治理的重要内容。
(1)要分析企业筹资的保证程度,看企业筹集的资金是否足额有效地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需要;
(2)要分析企业筹资成本的合理性,合理的财务结构既能筹集到有效资金,还能节约资金成本,通过筹资成本分析,揭示资金的实际效果,促进改善资金筹集方案;
(3)要分析企业投资的科学性,通过投资规模、投资结构与企业的适应程度,投资获利状况、投资回收期等指标,看企业投资的科学程度,促进企业改善投资治理。
(五)企业扩张能力分析。企业扩张能力是指企业未来发展趋势与发展速度,包括企业规模的扩大,利润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等。企业扩张经营是现代企业治理的绝对课题。分析时,既要看企业经营、利润、各种资产、资本的增长情况,更要对企业的经营前景进行猜测分析,找出企业发展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并就企业发展的前景进行财务猜测和论证,充分揭示企业扩展经营中的不利因素及预计影响程度,引导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