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浅析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今年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是粮食流通领域内一场深刻的、全新的革命。它的重要意义在于:粮食的商品属性得到较全面的恢复,粮食将不再成为附着于政府、政治的“非凡”物质;粮食流通形式将按照正常商品渠道与方式进行;粮食购销价格将以市场需求为主要形成手段与形式;答应和鼓励多种经济成份的单位与个人合法地参与粮食流通市场经营活动;市场成为配置粮食资源与优化供求关系的主要形式、手段和机制。显而易见,粮食购销市场化对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那么,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主要面临那些挑战呢?
一、购销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
粮食购销市场将答应和鼓励多种经济成份的单位和个人,参与粮食经营活动,从事粮食购销业务。毫无疑问,这将使粮食购销市场的经营主体不断增加,竞争将更加激烈。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苦练内功,不断针对变化了的新形势、新情况,打造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与实力,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首先要抓好收购,把握足量的粮食。目前推行的“订单粮油”、建立购销股份合作制等形式,是求得主动的有效办法与途径。其次在粮食销售上,要不断调整经营策略,既注重对传统老市场的巩固与发展,又要开发新市场,尤其是要注重开发国际市场。通过努力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购销业务,在市场化竞争中得到巩固、发展和提高。
二、信贷方式将会发生根本性转变。
过去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信贷资金上备受国家非凡政策的关照与支持,收购资金基本可以满足需要,即使实行“收购资金封闭运行”期间,其资金仍是有条件的保障使用。实行购销市场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粮油所需要的资金,将不可能再有国家给予保障,其信贷难度将会加大,限制性因素会增加,甚至会成为障碍。面对这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应当心中有数,并尽量做好应对预备。首先要建立广泛的、让人信赖的融资渠道,不能“一棵树上吊死”,尤其应当与粮食生产者建立互信互利的合作关系,采取股份制形式,扩大业务所需资金的来源渠道。其次要通过企业改制,逐步将粮企改造成为股份制企业,扩大企业融资面,减轻对外界的依靠程度。再次要讲究信誉,与金融部门建立互信互利的合作关系,确保资金使用足额到位。
三、粮食购销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
坐等收购等传统的购销形式会逐步被个性化的、新的购销方式所取代,购销形式将成为影响业务实绩的主要因素。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不可避免地会在挑战中受到冲击。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必须全面熟悉购销方式与企业兴衰的直接联系,不然就有可能犯“头疼医头”的错误,最后导致企业衰败:因此,要不断调整购销方式,确保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竞争中不落后,并能够战胜对手。具体地讲:—是按照市场需求合理布局网点,为购销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网点分布,收购站点较为合理,而销售网点尤其是城市销售网点远不能适应需要,甚至制约了正常业务的开展。因此,应当根据市场化后的实际,调整、充实购销网点,保证其既能将粮源收上来,又能适时将粮食销出去。二是不断强化对职工地教育、培训、治理,使其能够适应市场化竞争的需要。说到底,粮食购销活动要依靠职工来实现,而职工的思想、业务等素质,能否适应市场要求,则成为要害一环。因而,对职工的培训、教育,是企业发展长久大计,而且迫在眉睫,应当从现在起就抓紧抓好。三是加强横向联合,不断拓展业务空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应当做好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联合起来发展的文章,构筑新的经济联合体。
四、粮食购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