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民主政治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企业制度的改革,老一套的职代会“橡皮图章”已被淘汰出局,要使职代会制度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应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创新:
一是选举代表要体现“三高”,即高学历、高威信、高素质。职工代表要有较强的参企议企能力,敢讲真话,敢表态;二是会议程序要与时俱进,会前,要广泛征求职工意见,确定议题,这是开好职代会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和前提;三是职代会表决的形式要突破旧式,应该变举手表决为票决。实行无记名投票或按表决器表决,这样做是为了消除职工代表顾虑,从而更加准确、客观地反映职工群众的心声。职代会提案要真正体现广大职工的意愿,需要做大量的前瞻性和后续工作,如:事前要积极落实职代会提案,维护职工民主治理的权力,实行审查立案制度,确保提案质量。职代会后,由提案专门工作小组召开提案审查会议,对不符合要求的提案,及时附上不能立案的文字理由,退返给提案者本人;立案后的提案报请企业党政主要领导批阅,再转交有关部门或责任人进行落实并签署落实结果;所有提案的落实情况均反馈给提案者本人签署意见。职代会后让职工代表随时参与企业的各项治理活动,建立职工代表巡视制度、检查制度、督办制度,努力提高职工代表的素质,真正让职工代表行使自己的权利。厂务公开是企业民主治理的“平台”,走进厂务公开,会发现许多企业对于厂务公开的熟悉、公开的深度、公开的领本文来自秘书文库,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mswk.cn查看域、公开的实效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使厂务公开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厂务公开的深化,体现在工作上的规范化、标准化、经常化、程序化;内容上的真实性、要害性、探究性,形式上的多样性等方面。当厂务公开逐步走向深入时,究竟应该公开什么,以什么方式公开,公开到什么程度,及时反馈、修正等一些深层次问题会凸现出来。解决这些问题,在组织机构设置上应衔接有序、各级各部门配合上应无缝隙,切实履行好党委第一领导人、行政第一责任人、工会第—负责人、纪委第一监督人的关系:在责任制方面应明-确党、政、工青妇分工的职责,才能使厂务公开产生实效。工会是党政联系职工的桥梁和纽带,从维护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出发,工会应该把这些敏感性工作做实、做细,真正代表职工。从如何创新厂务公开工作来看,我厂在这方面做了大胆的偿试,率先借鉴国际上通行的is09000标准,建立起民主治理质量标准体系。目前,厂务公开工作不仅仅是做的细、实,已经从一级公开、二级公开,达到三级公开,即厂务公开、部务公开、班务公开。公开的内容大到经营、生产、治理,小到接待用餐、通讯费、班组考勤、奖金发放、班费使用、工时考核等,可以说该让职工群众明白的都公开了,通过厂务三级公开,提高了职工群众对厂务公开的参与和监督能力,使厂务公开工作成为职工群众心目中的一面明镜。“公开”化解了内部矛盾,“公开”让职工群众知厂情、解厂事,使职工群众感到他们是企业真正的主人,工作积极性提高了,人的最大潜能也得到发挥。我厂在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治理、民主监督等方面形成体系化、制度化的运行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