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通过后,与会员企业签订信用担保合同,然后由信用联社发放
贷款。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在与受保企业签订信用担保
合同的同时,签订反担合同,由
受保企业的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土地使用权以及其它一些可抵押资产进行抵押。
担保合同须由理事会授权,由理事长亲自或委托中心主任签字,并加盖公章及理事长、中心
主任印鉴后,才能生效。
5、实施保后跟踪制度,强化外部监督治理
为确保资金安全和效益的发挥,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信用担保中心制订了“贷款企业跟
踪调查表”。在要求贷款企业每月必须如实上报的基础上,始终坚持三项原则,即深入企业
监测与定期审验报表相结合原则、物流与资金流同时跟踪原则、监控责任落到具体人头原则
,由担保中心和信用联社及时进行跟踪问效。专管人员每月到企业审查一次,重点检查抵押
物有无变化、有无流失及资金流向、产品库存、经济效益情况。为确保担保中心正常运行,
及时帮助协调解决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县企业局、财政局、人民银行、信用联社
等部门对中小企业担保业务和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的运行情况定期进行监督治理;会员
企业在互相监督的同时,对信用担保中心的工作运行情况也进行监督。
二、取得的初步成效
1、初步缓解了中小企业发展融资困难的问题。担保中心成立以来,恰遇
国内棉纺织行业原料和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许多企业急于购进原料,资金短缺,担保中
心及时发挥“加油站”的作用,为企业提供了必要的流资,帮助大部分企业顺利度过了难关
。经过两年来的运作,累计为82家企业担保276亿元,余额10000万元。其中2004年6—12
月7笔3840万元;2005年1—2月258笔15亿元;2006年1—7月140笔8818万元。
2、广大中小企业风险意识、市场意识和信用意识普遍增强。入会中小企
业在
原料购进、产品销售、市场信息等方面实现了资源共享,进而培养磨炼出了一批民营企业家
群体。同时,广大中小企业的诚信意识明显增强,今年元—7月份,又有12家企业批准申请
为信保中心会员企业,使会员企业总数达94家,入会基金突破1500万元。信用环境的改善还
使信用社资金的安全性和效益性大大提高,2004年6月—2006年6月县信用联社仅从担保中心
会员企业中获得贷款利息收入1400余万元,且没有出现任何损失。
3、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再就业的增长。据测算,信保中心82家会员企业,
在受保期间,年可新增销售收入30000万元,新增利税4000万元,新增就业、再就业岗位700
0个,不仅安排了下岗职工再就业、安排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吸引了外出打工人员回乡
就业。
4、较好地培育和扶持县域棉纺织产业集群发展。通过组建信用担保中心
,政府部门学会了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去研究和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碰到的突出问题,
使企业的发展后劲明显得到增强,助推了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全县棉纺织工业
企业已发展到107家,固定资产23亿元,从业人员3万人。今年元—7月份,全县限额以上棉
纺织业实现增加值85亿元,同比增长186;增加值占限额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72。
三、存在的问题
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