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中的连锁反应。并轨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解决企业冗员问题,实现轻装上阵。对于这样一项事关大局、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必须把握政策尺度,积极稳妥推进,确保稳定大局。为此,在工作中要坚持处理好五个关系:第一,正确处理好产改与并轨工作的关系。努力做到准确把握产改前一阶段所取得的进展和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以并轨促进产改,以产改推动并轨。按照“两改两卸”的要求,通过改革措施,减卸企业冗员和债务,发挥并轨的突出作用。第二,正确处理好集体企业、厂办集体与并轨工作的关系。按照并轨政策,主要针对的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和集体企业职工不在这次“并轨”范围内,今后中心可能根据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政策。要做好相应的解释和疏导工作,不要诱发、激化相关矛盾,我们这次一并对集体企业进行调查,就是为今后将要开展的工作做好预备,也是为了减少重复劳动,务必向这部分职工解释清楚。-,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第三,正确处理好清偿内债与并轨工作的关系。清偿内债,有自筹能力是并轨实施的先决条件。企业拖欠职工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资、债务、公积金等要调查清楚,认真核对,实事求是。要清醒地熟悉到:内债终究是要靠企业自己来清偿,国家和地方政府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其它政策补偿,不能漫天要价,这样做也是毫无意义的。第四,正确处理好企业隶属治理与并轨工作的关系。本着企业隶属治理的原则,谁主管的企业谁负责,不能把矛盾上交,推诿扯皮。各主管部门要做好协调和配合工作,共同把并轨工作做好。第五,正确处理好企业技术改造、异地建厂、长远规划与并轨工作的关系。并轨工作是解决企业冗员的重大机遇,是做好其他工作的必要条件,要把这项工作与企业长远发展规划、技术升级与改造、调整产业结构、厂区位置的规划调整和合理布局等项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改变单就改造而改造的传统观念,走老工业基地综合改造之路。在市场规律指导下,通过打造环境、资本运营、整合优势,在并轨中提升原有企业的发展后劲。同时,要争取实现并轨、转换身份和转制三步并做一步走,为企业并轨后产生的失业人员开辟就业岗位和建立保障体系,实行工业改造与城区改造相结合。第六,正确处理好创造条件与严格执行并轨政策的关系。政策在一定时期是不变的,要严格执行,可变的是企业自身的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各相关部门要大力配合,协同作战,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效应。
(三)要超前筹备并轨工作所需资金。能否顺利、稳妥地实现国有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障并轨,资金筹措是要害的要害。关于这一点,在辽宁进行并轨试点时已经被证实,企业筹集经济补偿金困难,拖欠职工债务,即内债偿还难,是潜在的不稳定因素。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并轨工作就无从谈起。根据政策规定,生产经营困难的国有企业,在与中心内和出中心未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解除劳动关系时,应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按国家财政、地方财政和企业自筹::的比例筹集;与应解除劳动关系的其它离岗人员解除劳动关系和企业新裁员,按国家财政、地方财政、企业自筹各三分之一的比例筹集。而无论是前者的十分之三,还是后者的三分之一,政府筹集的难度都很大,企业筹集部分完成的困难更大。对于企业拖欠职工的债务,原则上由
企业负责解决,一次性偿还有困难的,可由企业与职工协商具体偿还办法。但从我县企业的实际状况看,能一次性偿还债务的企业较少,大部分企业只能采取与职工协商的方式来解决债务问题。对此,各涉并企业从现在开始就要着手谋划筹资渠道,多渠道解决并轨资金。可以尝试通过借款贷款、股份转让、资产变现、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