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建设是活动规范化、载体长效化的支撑。在建设“活力和谐企业”党建试点工作中,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调动职工积极性、扩大社会影响力作为制度建设的着力点,寻找“活力和谐企业”建设的准确定位,从而有效促进了试点工作的开展及其成效的取得。一是建立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激发职工参与热情。从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入手,从企业发展需要的难点问题入手,不断丰富和完善非公企业民主管理的内容,采取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为主,建立职工劳资恳谈会、合理化建议、经理信箱、企业负责人每月谈心接待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职工意见,吸引职工参与民主管理,保障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二是实现企务公开,深化民主管理。定期将公司年度经营预算和决算、基建投资计划、财务收支报告、金额较大项目支出情况、月度及季度货币资金使用情况、业务招待费、职工福利费提取比例及使用情况等,通过会议或公开栏形式进行公开;对职工招录和辞退办法及程序、工资和奖金分配方案、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缴纳社会保险、劳动争议处理、劳动合同签订与执行情况,重大安全事故等进行公开。三是落实关爱基金,扩大社会影响力。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关爱基金,引导企业从帮助解决员工生产生活困难,努力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努力解决员工生产住院、子女入学、生活特困以及员工意外事故等各种困难,不断增强了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如温州伯温酿酒有限公司采取公司补一点、工会贴一点、员工出一点的办法筹资10万元,作为关爱启动资金。用于解决企业内部各种困难,受到了企业职工们的一致好评。
三、从落实配套措施入手,为推进“活力和谐企业”建设营造浓厚氛围
“活力和谐企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使其真正产生整体效应,必须为之落实相应的配套措施。在“活力和谐企业”党建试点工作中,我们在通过召开企业家座谈会、举办党组织负责人培训班、组织实地参观学习等形式,积极宣传“活力和谐企业建设”活动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采取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从而为推进“活力和谐企业”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一是强化指导工作力度。立足我县非公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的实际,我们精心选择了温州市伯温酿酒有限责任公司等3家企业作为市县两级“活力和谐企业”党建试点单位。抽调了县委组织部、县经贸局、县民政局等单位的人员进企蹲点,并选派6名有党建工作经验的涉企部门干部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全面指导企业开展试点工作。二是加快党组织组建步伐。始终把党组织组建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通过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举措,推进组建工作。试点期间,先后有迦密山铸造有限公司、铜丰铜业有限公司、名泰钢铁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主动要求建立党组织。截止目前,全县党员人数在3名以上和职工人数在100名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都单独建立党组织。三是认真梳理“隐型”党员。为壮大企业中党的力量,我们坚持引导企业加强人性化管理,健全党员激励机制,注意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许多“隐型”党员愿意公开身份,并积极参与企业党组织活动。在市里统一组织的“隐型”党员集中梳理活动月中,有16名“隐型”党员主动亮出党员身份,迁转组织关系,参加企业党组织活动。四是深化“村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