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差距,管理仍
不够规范。全市大多数民营企业复合型式外经贸人才十分匮乏,投资经营大企业和参与国际化竟争的素质和经验均不足。
(三) 、外向型民营企业面临不公平贸易压力较大。
目前全市民营企业参与国际竟争时,过于依赖低价销售,外向型民营企业的发展则过于依赖量的扩张而非质的提升,使得服装、鞋帽、玩具及轻工日用品等遭遇国外技术贸易壁垒的阻力也比较大。除少数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积极应对外,民企应对国外不公平贸易待遇的普遍较弱,参与性也不高。
(四) 、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一是民营企业与政府之间在政策、信息等方向的沟通渠道要进一步拓宽;二是政府部门的管理规定和方式要进一步同国际贸易的惯例和规则接轨;三是民营企业的社会化融资渠道不够畅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有待完善,民营企业贷款难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企业经营资金缺乏的压力较大。
三、 增强外向型民营企业国际竟争力的思路和对策。
为进一步提升我市外向型民营企业国际竟争力,使我市外贸出口
上一个新的水平,我们应主要做好“三个创新”“四个结合”“五个转变”。
“三个创新”指民营企业要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名优品牌。
“四个结合”指发展民营经济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相结合、与利用招商引资相结合、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相结合、与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相结合。
“五个转变”即民营企业要实现从家族经营通过股份制向现代化制度转变;从分散粗放的低水平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转变;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转变;从不规范经营向重信用、遵纪守法的规范经营转变;政府从简单放开向主动服务、积极引导转变。
为此,我们要继续打造和完善“两个平台”,推动民营企业外向型发展实现“两个突破”。
(一) 、继续打造和完善公共服务平台,为民营企业增强国际竟
争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是进一步加强信息服务。以培训班、研讨会、推介会、讲
座、政府网站等形式对企业开展政策宣传、信息沟通、业务培训和指导,为民营企业提供信息支持。
二是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发挥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开发和创新中心的作用,为民企提供技术服务、为民企的质量检测、技术认证、技术开发、工业设计、技术难题攻关、技术产业化提供有力的支持。大力支持民企开展商标、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
三是加强公平贸易体系建设。为民企应对国际实施的反倾销、贸易壁垒等不公平贸易措施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协调服务。
四是推动完善信息体系和融资担保体系建设,进一步促进银企的沟通与合作,为民企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二) 、制订和落实各种扶持外向型民营企业增强国际竟争力的
优惠措施,打造和完善良好的政策平台。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新的《对外贸易法》,深入落实国家、省各种扶
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协助更多的民营企业加入到对外贸易经营的队伍,使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政策发挥最大效应。
二是要结合我市外向型民营企业实际,加大扶持民企开展新出口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和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加大扶持民企创名优品牌、办理境外自主知识产权注册、提高出口产品的非价格竞争力;加大扶持民企国际市场开拓活动;加大扶持民企引进与培养适用的外经贸人才;加大扶持民企开展跨国经营,到境外办企业等。
(三)、推进民企对接外资工作,实现民营企业利用外来资源开拓国际市场的新突破。
大力把民营企业推向招商引资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