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2、要积极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制度创新。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党建工作,我们一再强调要尊重现代企业制度,但这并非不要搞党建的自身制度创新。我们党原有的组织机构、工作机制和规章制度已不能适应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这是不争的现实。因此,第一,要改变当前非公有制企业的隶属关系和管理体制不顺,多头管理、分散管理的现象。这种现象造成了管理责职不明,谁管谁又都不管的放任现状,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企业党组织地位的实现。为此,统一按属地原则重新整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归属乃是当务之急。第二,要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那种由上级主管部门领导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活动制度,让非公企业党组织在其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而且,在非公企业党组织内部也须一改机械的管理制度,而实行民主式的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从而使非公企业党组织及其党员产生内在的精神动力。第三,要改变过去那种计划经济下形成的组织制度。这种组织制度过分要求组织工作的正常化、党员发展的严肃化和党员流动的规范化,从而衍生活动难开展、党员难发展,流转党员难落户的弊端。为此,要根据非公有制企业现实,及时调整组织制度,一切从实效出发,建立更灵活务实的组织制度,如组织活动可以分散化、小型化,党员发展简化繁杂程序,对流转党员实行“一卡制”等。第四,要填补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保证制度的空白。目前我国是按国际惯例规范非公有制企业制度的,所以对党组织的活动保障、权力内容等在制度中是空白,甚至连工会都不如,工会还有相应的制度保证。这是极不正常的,需要及时作出弥补。最起码要有正常活动开展的条件保障制度;党组织成员不得随意开除而需报上级党委同意的制度;对涉及政治问题的企业决策有否决权的制度。这些制度有人担心会否损及企业自主权,殊不知任何权利都是被牵制的,企业自主权本来就该是受限制的自主权。
3、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要加强自身的建设。要实现地位,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而言,依靠上级和制度创新终究是辅助性的,最根本的还是要依靠自身努力。为此,第一,要尽快健全非公企业党组织,把大量“口袋党员”、“隐性党员”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同时积极发展党员,尤其是要发展那些生产经营骨干人员和管理人员。组织健全了、发展了,其地位才能提高。第二,要努力培植党组织的“非权力权威”,比如能否以良好的品质获得他人的敬仰,能否以远见卓识、优异才能折服人,能否以宽广的心胸感动他人等等,种种非权力权威一旦得以建立,对党组织的地位实现必将产生强大功效。第三,要积极在非公企业中发挥自身作用,要善于发挥党组织的示范作用、引导作用、帮助作用和协调作用。有作用才能有地位。作用发挥得越好,其地位越牢固。第四,要善于利用时机,抓住契机。在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有很多可以提高其地位的机会。比如企业接到任务,正感无法完成的时候,党组织如能动员各方力量帮助其完成任务,则地位自然提高;又如当资方和职工发生矛盾,导致企业无法正常运作时,党组织如能居中调停,帮助企业摆脱困境,则地位又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