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政策和加速折旧等相关税收政策。要创新财政支持方式,鼓励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投资发展。要推进建立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新机制,进一步拓展政府采购对自主创新的扶持功能。
三是大力支持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我国经济的发展面临环境和能源瓶颈制约,经济要持续发展,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要制定和实施促进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引导企业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生产模式。要研究发展可再生资源、替代能源和新能源等的相关政策措旋,完善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和排污收费政策,逐步实行矿业权有偿取得和排污权有偿取得的政策,研究实施控制“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商品出口的税收政策,加快建立比较完善的鼓励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体系。
三、支持和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国有经济结构调整
从体制、制度和机制上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不断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不仅有利于优化国有经济结构,促使国有企业轻装上阵,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也有利于解决长期积累下来的体制性矛盾,保障企业职工的利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一是继续做好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要重点加强对破产补助资金的管理,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及时总结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的组织实施情况,适时组织对部分关闭破产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项目进行专项检查,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要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做好全国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各项工作,确保2009年全国企业兼并破产计划的顺利实施。
二是推动加快东北地区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进程。按照国务院的有关部署和要求,在2009年顺利启动东北地区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要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和协调,确保试点工作的平稳进行。财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试点方案的审核批复工作。同时,加强对厂办大集体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改革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是妥善处理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遗留问题。2009年,我们基本完成了第二批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为理顺政企职能,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09年,要认真组织做好收尾工作,抓紧解决先期移交等遗留问题。
四是积极稳妥推进深化电力、民航等体制改革。完善电力资产重组方案,解决厂网分开遗留问题,推进实施电网企业主辅分离、输配业务财务分开核算,支持推进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和区域电力市场建设,促进电力工业健康协调发展。完善促进航空公司深化改革、加强管理的有关政策,研究从体制、机制上支持航空运输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四、积极支持外贸事业发展和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内外贸健康发展
外贸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我国出口增长仍属于数量扩张型的较为粗放的增长方式,因此,必须积极支持推动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要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和支持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一是推动优化外贸结构和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要按照公共财政要求,探索外贸发展基金使用管理的新思路、新方式,推动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和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国内短缺资源,着力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质量、水平和效益。
二是逐步建立财政支持企业“走出去”政策体系。结合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研究支持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的方式方法,促进原产地多元化。完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的管理与使用办法,优化支持重点,创新支持方式,整合现